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未都侃作家:莫言謹慎 王朔字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8 07:24:26  


馬未都在北大演講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11月13日晚,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攜新書《醉文明》(三)在北京大學,與大學生們就“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與風情”為主題講古論今。拋開明代青花和康熙青花的區別、黃花梨和紫檀家具的特征這樣專業的收藏話題,馬未都用別具一格的話語,品解了文化的韵味、讀書的門道及書林的舊事。馬未都還自曝了當年在出版社工作的軼事,蘇童、王朔最初的文章都是由他從投稿中披沙揀金般篩選而出。

  回憶往事

  銘記葉聖陶兩行字

  馬未都曾在博客中自述過教育經歷,“上學生涯僅有小學四年,沒有中學、大學和海外留學及EMBA學歷。”然而,憑著個人的勤奮,上個世紀80年代,馬未都獲得了出版社的工作機會。他回憶說,當時的編輯都是大學畢業生,只有他一個小年輕沒有文化。打開水、擦地是每天雷打不動的額外工作,但正是在這個環境裡,他結識了許多如雷貫耳的文學大家。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如今,許多大師已經遠去,但馬未都仍將他們的音容笑貌和言談交往銘記於心,比如葉聖陶。馬未都清晰地記得,葉老好臨習小篆,他曾寫過一幅字:“觀釣頗逾垂釣趣,種花何問看花誰。”再提這兩句話,馬未都感慨滿懷:“我十幾歲上他們家的時候,跟老爺子聊過,跟他的兒子葉至善、葉至誠都聊過,他們都是我的長輩。在這兩行字裡,看別人釣魚的樂趣超過釣魚的樂趣,這是一種人生態度。我種花兒的時候不問後面的果兒,不問誰來看我種的花兒,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曾一手發現了蘇童

  馬未都說,在出版社每天早上打完水、掃完地後,他的工作就是用剪刀把投稿信封打開。他笑稱:“打開信封後把信件碼齊,就我一個人看,我會挑出認為還可以的給編輯們。”在這個披沙揀金的篩選過程中,馬未都看到了許多後來成名的作家的手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