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莫讓古村落成為失去靈魂的標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2 09:01:03  


 
  古村落可謂民間文化生態的博物館,而且是一項依然在傳承之中的活態文化遺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劉錫誠曾這樣形容:一座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村落,往往就是一個社會和一段歷史的縮影。但是,在做古村落調查時我們發現,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這裡慢慢消逝。以語言類民俗為例,在多數較為偏遠的少數民族的古村落中,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當地流傳著的諸多凝結著廣大民眾世代相傳的集體智慧和經驗結晶的口頭文化,並沒有相關的文字記錄。隨著社會的發展,部分村寨中的年輕人已經開始遠離故土,他們的文化興趣逐漸被流行文化取代。伴隨著民間文化傳人的相繼去世,許多經典文化已陷入無人傳承的窘境。不少地方的史詩已不能依靠本民族的年輕人傳唱,而是由一批批的旅遊開發者唱誦。這種以他者身份演繹的唱誦者,因缺乏必要的文化情感及時間的沉澱,實難接觸到文化的本質與內核。因而,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偽文化”與“快餐文化”的形成。由此,馮驥才認為“這些形成於成百上千年的民族文化板塊正在鬆動和瓦解”。
 
  人在村落中生活,有意無意地創造著具有濃烈個性與時代特點的文化,從而產生了地域文化的多樣性,這也是人類發展不竭的動力和源泉。古村落承載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蘊含著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這些具有多樣性的村落文化形態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與厚重。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今日所做的工作,不僅是針對一枚荷包、一段故事、一位藝人的保護,也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從長遠來看,這將為中華文化科學、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