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羊城晚報》報道,“和同學聚會,說起30年前滿街文學青年,不看《十月》、《當代》、《收獲》、《譯林》什麼的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如今滿街不知什麼青年,反正還看《十月》、《當代》、《收獲》、《譯林》什麼的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哎,說真的,這幾本文學雜志還生存著嗎?”有網友在微博上這樣發問。這些純文學雜志還未退出歷史舞台,但眼下它們確實生存艱難。前不久,《大家》因被曝出其“理論版”一號多刊收取版面費,而被責令停刊整頓。如今,像《大家》一樣面臨困境的純文學雜志並不少。
盡管《收獲》等極少數純文學期刊似乎還能上維持著它們的繁榮,但這絲毫掩蓋不了中國純文學期刊整體上的日趨沒落。讀者越來越少,印數越來越少,市場越來越少,只能勉強維持,而這一切,該怨誰呢?作者、讀者、市場、社會,還是其他?或者是一種必然?
先說作者吧。可以肯定的是,純文學期刊最為興盛的時期是上世紀80年代直至90年代,那個時代活躍的作者基本上都經歷了痛苦的“十年浩劫”。他們的生活苦難、閱讀生活的能力、壓抑已久的創作欲望是後來的作者們無論如何也比擬不了的,他們的創作輝煌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厚積薄發的必然。與那時相比,活躍在今天的作者呢?一部分經歷過苦難的老作家逐漸消磨掉了寫作的銳氣,優越的物質生活讓他們的筆越來越“鈍”。新生代的作者則沒有深入到生活中去的機會和意識,苦難的生活經歷與他們基本無緣。今昔對比,純文學期刊意氣風發時代的作者和今天的作者已不可同日而語。
再說讀者。我們不能說今天的某些作品不好,但他們出生得太晚。今天的某些作品如果放在20年前,說不定會火得很。為什麼呢?因為讀者的口味、見識、閱讀環境不同了。上世紀80年代直至90年代的活躍讀者們,剛剛經歷了閱讀荒漠的跋涉,饑渴難耐。那時一大部分流行的作品,比如“傷痕文學 ”,都與當時社會上很多人的閱讀需求和生活經歷相吻合,有的作品中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所以,強烈的共鳴加速了當時以回憶、反思、哭訴為主的文學樣式的流行,也促成了純文學期刊的多年火爆。並且,那時很多的人還很單純,文學之夢幾乎在每個人的心中發芽。但今天呢,我們當年的文學青年在金錢經濟的衝擊下早已經麻木,誰再用幾首酸詩去追求女朋友會被笑掉大牙。今天的讀者群體早已經分化,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刺激、快餐化、天馬行空的網絡小說,至於費盡心思也弄不明白的純文學,沒有幾個人願意耗費時間去理解它。
作者群變了、讀者群變了,這市場也變了。現在是買方市場,什麼熱、什麼受歡迎什麼就流行,市場就推崇什麼,之前的《還珠格格》和現在的《甄嬛傳》足以說明這一切,而刻下極深時代烙印的純文學期刊很顯然並不符合今天這個網絡時代的市場需求。仔細想想,今天火爆無比甚至要上市的文學網站與當年的純文學期刊何嘗沒有相似之處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今天不是純文學期刊的時代了,難道這不是一種宿命和必然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