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美術報》報道,真材實料的大豆釀造的醬汁被廉價的化工調製品擊敗;自然成熟的香瓜被激素催熟的毒瓜擊敗;優質的食用油被劣質的地溝油擊敗;正常的黃心鴨蛋被打過蘇丹紅的紅心鴨蛋擊敗……在不規範的商業環境里,劣質品憑借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顯示出超乎尋常的生存能力。這種現象催生了當代獨有的“成功學”理念。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社會的許多行業都出現了“劣勝優汰”的逆淘汰現象。那麼,美術圈的境況又如何呢?大繁榮、大發展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問題也不少,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警惕真正的畫家被“逆淘汰”。
(一)每逢官場酒會,總聽人吹噓表兄某某已做了正科,堂舅某某已榮升局長,同鄉某某已進了常委;而今,美術圈茶聚,少有論及畫品、畫格的,而談同學某某加入了某協會、朋友某某做了某副院長或者進了某主席團的頗有人氣。在一些畫家眼里,藝術理論和繪畫品格是虛無縹緲的,社會名分和人脈資源才是實實在在的。故“長輩”教誨:畫畫拼的就是“畫外功夫”。
(二)不看實績,只看量化的數據、表格;不看踏踏實實的工作,只看風風光光的形式;不看作品的內涵,只看入選了幾次美展,獲了幾個獎項,發了幾篇高級別的論文,拿了幾個國家級的項目和課題……有“專家”提醒:不了解這些評價標準是要“吃虧”的。
(三)單打獨鬥不如抱團出擊,美術家拉杆子、結幫子,成為忙事。於是,展覽會的評委和美術策展人吃香了,總是被畫家捧著、圍著、擁著。畫家千萬不要“固執己見”,趕緊順著評委的意圖和策展人命名的主題往里鑽,能夠被入圍、被獲獎、被策劃、被推介才是“硬道理”。“成功”的“秘訣”就一句話:放棄獨立的藝術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