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電影呼籲低消費 票價何時可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1 10:21:34  


 
  國產中小影片應自降身價

  相信很多被業內看好的文藝片都遭遇過悲慘的命運,無論業內口碑如何,即使與同時期好萊塢大片相比票價要低上一二十元,仍然無法博得院線的眷顧,院線更願意給好萊塢大片們排檔。而事實上,記者調查發現,中小製作文藝片的價格差異目前在市場上並沒顯現出來,很多中小國產影片的價格優勢也不明顯,50元至70元一部電影的均價,仍然讓很多觀眾望而卻步。

  資深文藝片影迷小徐告訴記者:“其實國內的電影人真應該放下架子,有些人還想著拍得貴就應該賣得貴,有人怕定低價會暗示爛片,其實在中國銀幕量小的情況下,國外大片進來得越來越多,彼此就不是一個重量級上的競爭對手。現在無論片方、影院都在依靠短期高票價來追逐利益,但全球的經驗證明,市場經濟都是玩不起的,美國也通過國家宏觀調控挽救經濟危機。真想跟好萊塢抗衡,真想讓觀眾去看國產片,應該多讓讓步,降低身價,按質定價。”

  相關資料顯示,來自制片方的最低限價,也為電影票價的下調設置了障礙。近年來國產影片制片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價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舉將國內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價水平由一線城市30元、二線城市25元,提高到一線城市35元、二線城市30元,該片在各地的票價隨之水漲船高。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最低限價針對的是影院之間競相減價的惡性競爭,是為了防止票價雪崩。一些制片人認為,制定最低票價並不會傷害消費者利益,把最低票價定為35元起,觀眾應該承受得起。但實際上,最低限價加上各環節的運營成本,最後體現在市場中的票價要遠高於最低限價。

  已成“行規”的最低限價,是否違背了按質定價的市場競爭原則?新影聯常務副總劉洪鵬認為,這正是市場博弈的結果,也是符合現行影院運營成本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