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齊齊哈爾羅西亞大街:中東鐵路文化項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6 10:07:46  


  中評社香港4月6日電/上世紀初期,昂昂溪站的站名就叫齊齊哈爾站。1908年修建了齊齊哈爾至昂昂溪之間的輕便鐵路,1927年7月,洮昂鐵路通車,昂昂溪作為3條鐵路的交會點,成為省城交通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貿易商埠,附近各縣糧食和其他貨物均在此集散吞吐,嫩江流域的農副產品也大多由此中轉,過往商旅頻繁。大量增加的外來人口、便捷的交通使昂昂溪一時間商賈雲集,外地客商紛紛來這裡辦工廠、開商號,昂昂溪街上車水馬龍、酒樓茶肆鱗次櫛比,買賣絡繹不絕。上世紀20年代初期,這裡已有大中型飯店21家,客棧10餘家。中東鐵路建成時,在昂昂溪居住的俄國人有1600餘名,此後,俄羅斯人大量擁入,最多時居住在昂昂溪的俄羅斯人有4000餘名,他們不但在道北以羅西亞大街為中心建設了大量俄式建築,還在車站開設了俄式餐廳,在羅西亞大街開設了雜貨鋪、藥鋪、表鋪、肉鋪、書鋪和飯店,在俄羅斯鐵路俱樂部開設了酒吧。1929年,俄商又在羅西亞大街開設了列吧鋪(面包)1家,灌腸莊3家,牛乳公司1家(年產奶酪達1.5萬斤)。由於俄羅斯人眾多,乃至於當時昂昂溪市政分局的公文上普遍採用中、俄兩種語言。其他國家在中國的商人也敏銳地感覺到了昂昂溪的商機。在羅西亞大街,除了俄羅斯人開的商鋪外,丹麥商人開了糧棧兩家,英國商人開了糧棧1家,法國商人開了糧棧1家,波蘭商人開了表鋪1家,隨處可見的外國人使這裡具有了強烈的國際化色彩,當時被稱做東北的“國際都市”。 

  生於1907年的羅西亞大街長1451米、寬18米,沿街兩側分布的俄式建築均勻排列,形成了以昂昂溪車站為中心的功能完善的建築群體。沿街兩側分布著43棟俄羅斯建築,布局合理、配套齊全,車站、民居、教堂、文化、體育、醫療等設施應有盡有。這些融合了俄式風格的建築既見證了中東鐵路的歷史,也見證了昂昂溪近代的滄桑。羅西亞大街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是中東鐵路沿線俄羅斯民族建築保存最為完整、最集中、數量最多、最具特色的一條街道。
 
  歷史的車輪不會停息,歲月的流逝不經意地改變了幾代人的生活,但是坐落在昂昂溪羅西亞大街兩側的俄羅斯建築卻因為是磚木結構,墻體厚實,堅固耐用,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築群內的俄羅斯建築均為田園式風格,擁有花園式的獨戶庭院,高舉架、開間大跨度,人字屋架、大斜面鐵皮屋頂,墻面上有用磚塊砌成的凸凹花飾,豐富了立面和門窗造型。外墻面採用黃色粉刷,色彩明快,房門外面建有精致的木制門鬥或太陽間,花廳用木工雕琢,製作精細、工藝巧妙,窗戶高大敞亮;屋內空間較大,有木質地板、火墻和壁爐,冬暖夏涼,充分體現了俄羅斯的建築風格。古老而美麗的羅西亞大街建築群為中東鐵路的歷史,異域文化在中國的發展、演變以及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真實的資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