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講 《大故宮》和以前還有所不同。以前主要是查閱文獻資料,而這次是把資料和實地考察結合起來,講的地方我都去過,而且不止一次。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去了至少8次。三希堂的整個碑我都看過。北京故宮有條中軸線,叫子午線,先有中軸線才修北京城,永定門、鐘鼓樓,16華里。我們曾從永定門一直走到北頭,體會這條線。故宮裡面我也考察,是分片考察,講哪塊就去考察哪塊。多次去,反覆去。希望比較全面地反映故宮全貌。
故宮和故宮文物不可分割
在閻崇年眼裡,故宮絕不只是一個空殼,它宏偉的建築、豐厚的藏品以及它的典章制度等,對後人而言都是無價之寶。
記者:我們已經習慣了稱紫禁城為“故宮”,這次開講《大故宮》,“大”的涵義是什麼?
閻崇年:當然首先是空間大。我第一次到故宮是60年以前,我惟一的印象就是“大”。那時候我們住平房、民房,到故宮一看,不得了。後來多次到故宮,漸漸知道故宮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房屋9000多間。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現存的皇宮,就以北京故宮占地面積最大。此外,我覺得故宮的價值,不管怎樣估價都不算高,它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凝聚的一座聖殿。“大故宮”,不僅包括了紫禁城以及皇家園林、行宮陵寢,還有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文物。凡原內務府管理的範圍,都在“大故宮”內。
記者:《大故宮》一共60講。能否透露一下你將給我們呈現出一個怎樣的故宮?
閻崇年:我希望能把故宮的全貌呈現出來,讓人知道北京的故宮恢弘、光輝而且燦爛。這次的《百家講壇》,我設計了6條線索。以空間為序、影像為長、文化為魂、合縱連橫、史藝聯通和中正安和等方面來表現故宮的方方面面。此外,我把沈陽故宮、台北故宮博物院、三山五園、承德避暑山莊等納入了故宮的姻系,講述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女皇”慈禧在紫禁城治居的歷史,這些對於觀眾拓寬了解故宮的視野很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