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殖民地時期的印度美術(1858~1947)伴隨著民族獨立運動經歷了西方化、民族化和現代化三個階段的話,那自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印度突破了殖民地文化的單一模式,開始了對西方現代文化的多向選擇。1947年,孟買進步藝術家團體成立,MF 侯賽因、SH 拉扎,KH 阿拉和FN 索薩都是這個團體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該團體的出現表現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希望在國際趨勢和民族認同之間達到某種平衡,這成為了這個時期和此後數十年許多藝術家作品的主旋律。這一時期,隨著印度藝術界與國際接觸日益頻繁,西方表現主義與本國的具像和叙事藝術的發展並駕齊驅。其後印度的當代藝術又經歷6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70年代的抽象藝術、80年代的具象藝術回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90年代隨著印度經濟向自由化、全球化產業和貿易的開放,伴隨著全球藝術經歷了“後現代主義”的轉變,印度藝術也深受影響視覺藝術從二維世界中解放出來,裝置和影像作品開始流行,在極大豐富“當代”這一範疇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評論家的擔心,他們質疑這種傾向是否會導致西方文化在觀念上的新殖民。
印度,一個成功的樣本?
可以說,印度對殖民主義一直保持著警醒的態度,印度藝術當代進程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一系列激烈辯證後的結果。因此中阿肯色大學藝術系副教授馬塞拉.沙漢迪認為“融合和古典之間、美學和反美學之間的緊張關係”決定了印度當代藝術的特點,這也注定了印度當代藝術絕不是一個西方的現象。
如何將本土文化進行現代性的改造,同樣是印度當代藝術面臨的難題。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藝術史副教授安德魯.科恩曾經這樣分析印度當代藝術:“那些保待印度傳統觀念的藝術家被認為是脫離西方藝術的、狹隘的,而那些對西方過分開放的藝術家會被指責犧牲了印度的傳統觀念。這兩種傾向都錯誤地代表了當代印度藝術,而真正的當代印度藝術是多民族的,而且是向不同的文化開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