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專家認為,“撮泰吉”也是儺戲大家族中的早期成員。它具有儺戲最突出的特征,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作為神靈看待的;在內容上與民俗信仰,儺祭活動密不可分。完成了儺祭向儺戲藝術的初步過渡,是儺戲的雛形,是儺戲的低級層次。
演出道具
“撮泰吉”的服裝,除了“撮泰阿摩”身穿普通彝族老人的服裝之外,其餘5位撮泰頭上都由黑布或白布包頭布把頭頂纏成錐形,身上和四肢用白布帶捆扎;面具用杜鵑、漆樹等高山硬雜木製作,面具大於真面,有猴相,前額寬大厚實向前突出。製作工藝原始、拙樸、粗獷。做法是先用斧頭將一尺左右長的圓木砍成毛胚,然後粗略地刻出五即成。面相不分男、女、老、少,惟以有須無須來區別性別和年齡。色彩單一,用墨汁或鍋煙隨便成黑色,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筆在額上畫出道道白線。
(來源:貴州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