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春節:不變的傳統文化來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6 10:35:48  


 
  紅紅火火的龍年正氣勢磅礴地騰雲而來,雖然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但中國人對它卻是又敬又怕,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龍的地位之高任何動物也無法與之比較,中國人心中,它是一種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神物。人們敬龍、愛龍的心理更升華為一種崇拜。

  當然,春節承載了濃厚的傳統,具有周期性物質滿足和家庭倫理親情意識強化等功能,而體現這些功能的便是節俗,也正是這些節俗形成了特有的年味兒。“在春節的這些年俗中,講究最多的要數除夕和大年初一了。”王桂英說。

  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俗稱“熬年”。到了大年初一,人們一般都會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街串戶拜年,晚輩要給長輩磕頭,走在大街上,熟人相見一般要說“恭喜發財”或是“過年好”。

  “我們小時候就盼著過年,過年能熬年、吃餃子、穿新衣服、分壓歲錢,現在生活好了,平時吃得穿得都不缺,過年圖得就是闔家團圓的喜氣勁兒。”家住北京今年已經53歲的李梅女士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不少春節的節俗正在中國消失。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新的節俗在悄然興起。春聯取代了桃符,見面拜年改成發短信,春晚、賀歲片等的出現也形成了新民俗,給古老的春節注入了現代的元素,留下了時代的印跡。

  “這些新節俗大體上仍然發揮著與傳統節俗類似的社會功能。”北京大學民俗學副教授陳連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外,也有一些民俗專家建議,各地可以通過適當舉辦特色年俗活動,增強全民參與性,豐富民眾春節活動,讓飽含中華民族濃郁民族情感的春節文化精神,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得到充實和延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