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節日只剩堵與貴 群眾希望更有文化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9 10:49:37  


 
  “節日經濟”≠“節日文化”

  過節就是“盡情消費”?採訪中,不少市民雖然很不認同,但仍表示,近幾年這種趨勢愈加明顯。特別是每逢“洋節”到來時,廠家、商家猛推各種優惠活動,令人目不暇接,也讓他們越來越感到“過節仿佛就只能吃大餐、買東西”。

  而隨著法定假日的增多、人們過節意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元旦、國慶節等中國法定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甚至光棍節等娛樂性節日也都被“卷”了進來,各類促銷活動紛紛貼上“節慶”的標簽,噱頭十足且日益密集,令消費者對此倍加追捧。僅以今年“十一”黃金周為例,根據濟南市商務局對省城國慶節消費品市場的監測分析,全市商貿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101.7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重點監測調度的38家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24.5億元,同比增長23.7%,大型百貨商場、超市、餐飲、住宿業增幅分別達24.8%、25.3%、25%和24.2%,由此可見,“節慶經濟”日漸流行。

  “消費在大部分節日裡唱主角,顯然是商家瞅准了極其可觀的經濟利益,進行大力度‘推波助瀾’的結果。”研究民俗的高校教師張鳳臣表示,即便假日經濟豐富了市場、拉動了內需,但也不應成為節日內涵的“全部”。“面對各有特色的中西方節日,人們應當多觀察節日背後的內涵,多思考‘節日在當下應該怎麼過’,否則,久而久之,傳統習俗、節日設定的意義也常被淺顯地理解,而被經濟消費轉移了大量注意力的人們往往會忽略了更有意義的節日文化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