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達芬奇,作為純粹的畫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9 10:46:16  


 
  雖然沒有《蒙娜麗莎》出場,來自法國、波蘭等國家博物館的《抱銀貂的女人》、《岩間聖母》、《哺乳聖母》、《美麗的拉貝爾》等作品,足以讓人們最近距離地欣賞到達-芬奇的絕對精細、絕對神秘與絕對勾魂。

  米蘭歲月

  站在《抱銀貂的女人》前,實在難以說服自己,這是500年前的畫作。16歲的塞西莉亞皮膚細膩光潔剔透,肩膀圓潤,鎖骨輪廓明晰,白皙的脖頸和額頭上分別纏著黑色珍珠鏈。玲瓏的五官精致動人,衣服光澤依舊,眼光深情側視,手中半抱半撫摸著的銀貂純淨而高貴。

  這是達-芬奇1487年開始在米蘭莫洛教廷擔任禦用畫師時的重要創作之一。那段時間,他還創作有《美麗的拉貝爾》、《音樂家》等肖像作品,也在本次大展展出。《美麗的拉貝爾》的眼神銳利而具挑戰性;《音樂家》則表情堅毅,側面陰影部分較為生硬,是達-芬奇側面肖像畫的傑作,儘管這兩部作品是否出自達-芬奇之手,歷史上一直有爭議。

  1482年末至1483年初,時年30歲的達-芬奇離開家鄉佛羅倫薩來到米蘭。當時的米蘭是歐洲最繁榮和重要的城市之一,達-芬奇顯然希望在此地獲得更大的收益。他首先爭取的一個創作項目是為當時米蘭的統治者盧多維哥-史弗薩的父親創作一尊真人大小的雕像。有意思的是,達-芬奇在寫給米蘭教廷的申請信裡特別強調自己在軍事機械方面的才智,對繪畫等藝術技能反而順便帶過。人們猜測達-芬奇以為在軍事衝突頻繁的當時,這些特長或許對尋求職業有利,可見他求發展的心情多麼急迫。

  不知何故,達-芬奇在米蘭獲得的第一項工作並不是這座雕像,而是由弗朗西斯克大教堂教會授權、與兩位米蘭當地藝術家一起為新落成的教堂進行祭壇畫創作。這兩幅分別完成於1483年和1508年的作品,即是後來被分別存於巴黎盧浮宮和倫敦國家美術館的兩幅《岩間聖母》。這次,這對“姊妹畫”首次聚首,被布置在同一展廳的兩端,遙遙相望,每一個駐足者都細心辨析其中的異同。

  “姊妹畫”可以說是此次大展的最大亮點。兩幅巨作不僅是達-芬奇宗教繪畫的突破性作品,而且,畫家之所以會間隔25年創作了在人物、內容和色調以及繪畫手法上幾乎一模一樣的兩幅畫,其背後有著曲折的故事。根據有關記載,達-芬奇在1483年完成的畫作,因不符合教會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