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京菊兒胡同:舊城改造引起世界重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7 09:35:24  


 
  即便是這樣,房子也還是不夠住。根據菊兒小區施工前的調查資料,當時需要改建的7個院子,共有44戶居民,人均住宅面積只有5平方米多一點兒,其中最困難的人均面積僅僅2.5平方米。馬玉琴原來住在45號院,也在改建範圍內。那座院子正房加廂房共12間,但一共住進了4戶近20口人。馬玉琴一家住著其中四間。老人育有五個子女,“幸虧兒女們還算有出息,成年後都有自己的住處。我們的四間房就是老兩口和二兒子、兒媳四口人住,在這一片算是住得寬敞的。”

  除了居住條件擁擠,其它大雜院生活的諸多不便,這裡“一應俱全”。比如用水,菊兒胡同內甚至不能實現每個院子一個公用水龍頭;比如上廁所,要走上幾百米到胡同口才有。而這些“不便”,在當時的北京卻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大雜院是那個時代大多數北京人的共同生活。真正讓菊兒胡同41號院居民不堪忍受的是“危積漏”。

  所謂“危積漏”,是那時候規劃、房管部門的一個通用縮略語,全稱應該是“危房、積水、漏雨”。原東城區房管局副局長王守元,對菊兒胡同最熟悉不過。那是一片典型的“危積漏”地區,尤以41號院為甚。據1987年的統計資料,當時全市破舊危房的總量超過1500萬平方米,菊兒胡同中大部分住房都被列入其中。漏雨的現象更不必多說,王守元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一到汛期,房管部門“救水”比救火隊還忙。

  41號院最突出的問題是積水。菊兒胡同本就是這片區域的低窪地,41號院比胡同街道還要低了夠1米,一到雨天,這個院子就成了整個區域的“蓄水池”。為了堵水,41號院每家每戶都壘起了大門檻,但還是攔不住雨水進屋。大雨過後,41號院各戶“嘩嘩”地從屋里往外淘水成了“一景”。

  1987年汛期的一場大雨過後,被“擠兌”急了的李福增提筆給市政府寫了封信,訴說困境,請有關部門對“危積漏”進行整修。很快,有關部門到李福增家里了解情況,但是此後一段時間又沒了下文。李福增覺得是自己一家人的力量太小,又寫了封同樣內容的信,招呼41號院都簽了名。聯名信寄出去了,卻很長時間沒有政府部門回應。倒是一位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女研究生在不久後敲開了院門,挨家挨戶做起了調查。這項調查透露出的信息,超出了41號院住戶原本的期許:菊兒胡同要改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