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光明日報》報道,近年來,文藝界出現了某些創作遠離生活、遠離大眾,閉門造車、粗制濫造,拿文藝當兒戲、把群眾當傻子的現象,但是,這些現象製造出的產品總會“穿幫露餡”,被人們識破和唾罵。藝術高於生活。更為重要的是,藝術來源於生活。文藝界怪現狀屢見不鮮的原因,歸根到底是我們的一些文藝工作者忘記了“我是誰”,或者根本就弄不清“我是誰”。
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影視劇同名翻拍風盛行?從什麼時候起,一部諜戰劇賣座後,許多同類型作品馬上蜂擁而至?從什麼時候起,體裁和題材的限制成了文藝作品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某些“藝術家”缺乏創新精神,每天坐在家里,或者找個幽靜的賓館、別墅,天馬行空地想象著大眾的現實生活,閉門造車地編排大眾的喜怒哀樂。貧乏的想象力和生活體驗,加上製作方“高效高能高產”的要求和利益最大化的驅使,創作者只能流行什麼創作什麼,只能讓收視率、上座率、票房等牽著鼻子走。長此以往,藝術的生命力自然會枯萎,這對文藝創作者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
眼下,一些創作人員骨子里流的是享受的血,念的是實用主義的經,遠離大眾、遠離生活成了正常現象。這與我們老一輩藝術家深入生活的精神相去甚遠。早年北京人藝拍《龍須溝》,焦菊隱導演帶頭組織演員去龍須溝體驗生活,演員們一待就是兩個多月,撰寫觀察日記和角色小傳。話劇演出後引起轟動,就連龍須溝的居民都承認,戲里的角色簡直是從溝里走出來的。現在的觀眾,得有多大的福氣才能看到當年的經典。演員趕場、走穴、拍廣告、做宣傳、製造緋聞和八卦新聞,他們已經樂於浮華的生活,根本不會為了體驗生活下基層“受苦”。腳步一旦飛起來,再想慢下來談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