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拍賣現場,誰在舉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4 09:27:30  


  中評社香港9月4日電/《中國文化報》報道,人潮湧動的拍賣場內,腋下夾著黑皮包、不停打著電話的生意人模樣的“大款”以及那些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商們代替了以往熟悉的老藏家的面孔。他們開名車戴名表,先前熱衷於將資金投向房地產、股票、期貨;而今,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日益火爆、天價藏品的不斷出現以及轉手成百上千倍的升值機遇,讓這些“生意人”嗅到了新的賺錢渠道,從而在基本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藝術品投資中來。藝術品市場到底有何魔力吸引這些資本?今天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是否由這些大款藏家支撐?與其他藏家相比,他們有何不同,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大款藏家”非個人行為

  張先生做書畫經紀人在市場摸爬滾打已有10個年頭,用他的話說藝術品市場“水太深”。他說:“大款參與的地方就沒有不火爆的,他們玩股票、炒房,現在又來搗鼓藝術品,他們的介入只會讓市場衝起更多的泡沫,甚至這麼深的水一不留神就淹到自己。”從張先生的言語中可以感覺到,這些大款的參與,讓市場危機四伏,事實是否如此?

  世紀翰墨畫廊的負責人林鬆說:“現在藝術品市場中的所謂‘大款藏家’更多的是規模較大的金融公司與企業資本進入市場,他們開始對藝術品進行收藏與投資,而不是某一個或幾個人所能左右的,個人的力量在市場中的影響力還是較弱的。一個藏家有著雄厚的資本與背景支撐,所以在選擇藝術品時也有一定的傾向,他們往往選擇市場中最優秀、最頂級、最稀缺的藝術珍品進行購藏,也正因這樣而對藝術品市場的要求更高,它需要市場不斷地臻於穩定與成熟。同時這也標誌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正在邁向一個新的階段,這是我們現在值得慶幸的事情。”

  北京海潤嘉和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星亭認為,當下藝術品市場火爆與各路“諸侯”進“長安”有關,房地產、股票、閑散資金紛紛進入,價格肯定會掀起波瀾。不僅是藝術品,個別農作物都成了炒熱的目標。當房地產、股票等市場回暖,資金流出時,會有一定程度的“脫洗”,泡沫屆時可見。

  百雅軒總裁李大均認為,大款藏家在藝術品市場中只是處於金字塔最頂端的少數人,雖然他們最引人眼球,但是真正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是處於塔尖之下的絕大多數藏家,他們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基礎的真正基石。“中國藝術品市場當下表現的繁榮狀態是20年來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未來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可能會呈現更加火爆的態勢,藝術品的交易量、總成交額會呈現繼續上漲態勢。當然,在市場中不排除虛火存在,而這些不真實的量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遭市場淘汰。對於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評價最好的是中性的,對於市場中的大款藏家,我們不可過於誇大其作用意義。”李大均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