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眾“不理性”背後的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7 10:59:00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深圳晚報》報道,在網民“千呼萬喚”下,紅十字總會昨晚開通微博回應郭美美事件。秘書長王汝鵬稱,部分網友情緒偏激,對紅會大量工作全盤否定,希望公眾理性看待郭美美事件。7月底紅會捐款系統將上網,屆時首先公開玉樹地震捐款。

  記得前不久,東莞市物價局發布征集聽證會參加人的公告,然而截至最後一天,未收到任何市民的報名。對此,東莞市消委會秘書長鄧國平表示,水價上漲是每個市民生活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人報名說明消費者非常不成熟,不夠理性,民主素質有待提高。

  公眾夠不夠理性,當然誰都有發言權,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究竟公眾為何不理性?從上述兩件事按圖索驥,我們或許有所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現行的“聽證會”已經成為“聽漲會”,這讓公眾“看透了”聽證會中民意有多少分量。這怎能怪責市民不理性,不願參加“走過場聽證會”?

  在郭美美事件這場事關公益慈善形象的輿情對壘中,紅總會也是一直被動應對,滯後而稀疏的聲明不僅未能化解公眾的憂慮,更促成了諸多社會情緒的叠加。一方面,現任紅總會班子成員對前任舊事鮮有了解確為事實;另一方面,亦符合此機構一貫以來的作風。這不能不讓人憂心,畢竟公眾的善心誰也傷不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