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青年節 別讓放假聲音壓過五四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5 09:44:20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北京晨報》報道,又是一年五四青年節。在這個直接被冠以“青年”的節日中,青年朋友是否能感受到一種屬於自己節日的“歸屬感”?自2007年12月國務院明確在5月4日當天適齡青年要放半天假以來的三年間,超半白領不知青年節可放假,記者調查發現有公司抽簽決定五四當天是否放假。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19年5月4日中國學生愛國運動而設立的。“五四精神”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其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可時至今天,五四氛圍越來越寡淡,多數人罔顧“五四精神”,卻單純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半天假上。“五四”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令人扼腕。筆者認為,之所以“五四精神”離我們漸行漸遠,很大程度上源於社會的氛圍不濃,甚至是非青年人群扼殺了青年的闖勁。

  說到“五四”,人們除了想到“德先生”和“賽先生”之外,更多是和青年人聯繫在一起。然而,青年只是人生命中的一個朝氣蓬勃的階段,科學、民主乃至愛國等,是貫穿人的一生的,“五四”應該屬於人生的各個階段。

  人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保守。縱使青年時年輕氣盛、揮斥方遒,經過社會的磨煉和歲月的洗禮,不免得過且過,甚至不情願地放棄了原有的生活目標。這正如人生的各個階段對“五四精神”的看法。因此,如果想讓“德先生”、“賽先生”漸漸長大、慢慢成熟,需要除了青年以外的壯年、老年乃至暮年的人們不斷學習“五四”精神,永葆一顆青春、躁動、向上的心,共同肩負起實現更深層次上“科學”、“民主”的重任。

  因此,“五四”不光屬於青年,更屬於人生的其他階段。我們呼喚“五四”精神,學習“五四”精神,既是對科學、民主的溫習,更是人生觀、價值觀的一次再教育。當青年走向暮年,人生固有的精神不該消逝,“五四”精神不該泯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