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神曲”絕不是流行音樂市場的救命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0 09:05:17  


 
  在網絡歌曲運作中頗有經驗的音樂製作人張超表示,他2005年在互聯網上製作了第一首歌 《不要在我寂寞的時候說愛我》獲得不錯的反響時,自己也嚇了一跳。漸漸地,張超總結了一套網絡歌曲走紅的經驗:音樂不用做得太精致,可能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伴奏,然後靠著網絡平台的口碑傳播,在幾乎沒有任何宣傳成本的情況下,歌曲就有可能自然走紅。但張超也意識到,這樣的走紅往往是一夜而紅,因為缺乏規劃,消失的速度也很快,往往是歌紅人不紅。

  而這種表達通俗直白但略顯粗糙的網絡歌曲,在一些音樂專業人士看來,甚至都算不上是音樂。樂評人祁又一就直接對“神曲”開火,“所謂‘神曲’我覺得不是音樂,更像是雜耍,沒有人會把這樣的歌放到車上或家裡,如果《忐忑》發行一張CD,需要付費下載或者購買,願意掏錢的人肯定很少。這首歌如果沒有視頻,只是一個音頻的話,就不會有現在這種火爆程度。”祁又一直言,大家總是拿“神曲”當做音樂事件來討論,其實,它跟很多網上流行的搞笑視頻是類似的東西,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音樂事件。

  “羽泉”成員之一、EQ唱片董事長胡海泉的反對意見則溫和不少,他說自己第一次聽到《愛情買賣》,是因為充斥著垃圾廣告的電視台反覆播放著這首歌,自己沒有仔細聽過更不知道歌手是誰。有記者問他現場聽到的感覺,他直言“不是我的菜”。

  “我一直沒改變過我的觀點,在我看來,網絡音樂、‘神曲’從渠道來定位都是比較狹隘的。”胡海泉並不承認有網絡歌曲、網絡歌手這一說,“只能說,他們是通俗中的通俗,之所以流行,是因為現在最熱門的播放器是手機,這一人群最熱衷這一類型的音樂,才顯得這類音樂熱門。但事實上它們不是,不然,咱們國家的音樂廳就不用開了。”

  雖然胡海泉的公司也包裝過一些網絡歌曲,但他強調自己不會去唱這樣的作品。胡海泉也承認,就算不是《愛情買賣》成為“神曲”也會有其他所謂“神曲”冒出來,他無法從藝術角度加以評論,因為音樂沒有絕對標準。只是從他的角度來看,2011年最好的作品,絕對不會從《愛情買賣》、《忐忑》中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