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今電影界為何對“文藝”避之不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0 10:20:37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北京日報》報道,《觀音山》公映後首周末票房突破2600萬元,這讓制片人方勵感慨有加,稱自己投資電影十幾年以來,總算第一回賺到了錢。不過,當觀眾議論著《觀音山》的藝術性時,他卻反覆強調這是一部文藝商業片。有意思的是,發行方也始終強調該片是商業片,而閉口不提文藝片這幾個字。

  明明是一部文藝片,卻硬要說自己是商業片,這種現象在當下電影界並不罕見。對“文藝”二字避之猶恐不及,似乎已成為電影導演、發行方不約而同的遊戲規則。

  記得文藝片《日照重慶》去年公映時,導演王小帥就強調這是一部“特殊的商業片”。更早一些,顧長衛導演的文藝片《立春》上映之際,他也說這是一部商業片。仿佛只要沾上了“文藝”,不論影片質量如何,立即淪為“票房毒藥”。很不幸,雖然這些影片打出商業片的旗號,但票房還是異常慘淡。為什麼導演就不能大大方方說自己拍的是文藝片,而硬要將自己的作品偽裝成商業片呢?恐怕這些拍著文藝片的導演們已經連自我承認的勇氣都喪失了。

  曾幾何時,導演都以拍文藝片為榮。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哪個導演要是被貼上商業娛樂片的標簽,便很被業內視為不入流。但隨著商業大片在國內興起之後,形勢急劇轉變,文藝片被迅速邊緣化。影院把絕大部分場次留給商業片,觀眾進影院也主要選擇商業片,而文藝片慢慢跟“票房毒藥”畫上了等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