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王的演講:關於口吃的科學與神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7 10:23:36  


 
  口吃和口吃的痛苦表情在《國王的演講》中成為焦點。這部獲得12項奧斯卡提名的歷史劇成為今年奧斯卡的大贏家。其描述的是,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二戰期間和自己的病症做抗爭的故事,絕大部分是真實的。

  馬裡蘭大學的心理語言學家南.拉特納說,研究者目前仍然無法解釋在童年時期口吃是怎麼發生的。在全世界口吃影響著1%的人群,而4%的人在童年時期有過口吃的歷史。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國王的演講》的成功之處,在於表現了社會對於口吃患者的偏見,影片展現了未來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成千上萬的英國國民面前公開演講時所遭受的窘境。這樣的羞辱感不僅讓口吃者承受壓力和感覺沮喪(比如自我懷疑),並且會對他們更流利地去說話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國王的演講》說對的是,口吃可不只是重複一些字詞,”拉特納說,“它很複雜,事實上是一種交流障礙的缺陷。”

  2月20日美國科學發展協會在華盛頓舉辦的一次會議上,拉特納就《國王的演講》做了一場演講,題目是《從弗洛伊德到大腦成像:解開口吃之謎》。《國王的演講》仍舊採用了一些關於口吃很流行的說法,它暗示國王喬治六世的病症部分原因來自過分嚴厲的父母和童年的創傷——這兩個因素似乎並不是導致口吃的原因。

  “我們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來證明它們是真實的,倒是有不少反證。”拉特納解釋說。“幾乎每一對父母都會告訴我們他們做錯了什麼,因為大眾相信這樣的對口吃的說法。”當然,父母肯定會有一些對口吃的孩子更不利的做法,拉特納提醒說。她強調父母應該盡可能早地幫助他們的孩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