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大維德與他收藏的中國文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6 00:01:01  


 
  2、中國藝術基金會

  1939年二戰爆發,大維德不得不投身到與中國藝術毫無關聯的飛機製造業。1941年12月大維德夫婦在去印度途中取道上海,當時正值珍珠港事件爆發,他們夫婦被日本兵關押了9個月。在關押期間,他患上的後來導致他全身癱瘓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對自己生命的擔憂使大維德不得不考慮這批收藏將來的歸屬問題,他想到了要建立一所博物館來安置這些藏品。1942年8月大維德夫婦和其他一些身份類似的美國人、英國人與被關押在非洲東海岸莫桑比克的日本人交換得以釋放。他在非洲獲釋後關心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策劃並實施這個博物館計劃。在開普敦,他幸運地結識了同樣熱衷於中國陶瓷收藏的大維斯法官(Davis),並發展為親密無間的摯友,大維斯法官成為他這一計劃的主要策劃者和起草者。

  大維德很自然將他的目標鎖定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1930年,他開始的中國藝術研究的第一個項目便是出資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設立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席位,建立中國藝術大學學位課程。這不僅是英國第一個中國藝術學位課程,也是英國第一個藝術史學位課程。這個建議最初是由大維德的朋友和同事波西瓦.耶茲(Perceval Yetts)提出的。耶茲和大維德都是當時英國東方陶瓷協會比較活躍的會員,他精通中文,對中國古器物學深有研究。耶茲被任命為中國藝術與考古專業第一任教授,從此英國開始有了正規的系統學習中國藝術的地方。1933年耶茲教授隨同這個學位課程一同被轉入了考特爾德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對此大維德一直持有異議。精通幾國語言的大維德深知語言對研究藝術的重要性,因此更傾向於中國藝術的學位課程保留在有語言學習的亞非學院。1946年,經過與大維斯法官的反覆切磋,大維德決定要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建立博物館,使之成為西方中國藝術研究的中心!他向倫敦大學提出了經過大維斯法官精心策劃的捐贈方案:大維德將自己收藏的1400餘件瓷器以及有關中國和遠東藝術的8000多本中、外文圖書包括那批古籍珍品全數捐贈給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而作為附屬條件,亞非學院必須將大維德收藏的陶瓷和圖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安置在一起;收藏品必須全部展出並無償向公眾開放;由於他已經行動不便,必須住在博物館等等……經過與倫敦大學的艱難磨合,1950年,倫敦大學終於竭盡全力,克服了戰後的重重困難滿足了大維德要求,在倫敦布魯姆斯博瑞(Bloomsbury)的喬頓廣場(Gordon square)53號為大維德收藏建立了專門博物館,取名“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1952年大維德好友鄂芬史東將他收藏的200餘件明、清單色釉瓷器也捐給了基金會,至此大維德基金會共擁有1683件瓷器和7件珐琅彩料器,1952年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是海外唯一的收藏一個國家一個門類藏品和資料的博物館,它的建立,無疑大大加強了亞非學院中國藝術教學和研究方面的力量,使得中國藝術學位課程很快又從考特爾德學院轉回亞非學院;而且更有意義的是它使陶瓷作為中國藝術的一個分支成為教學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亞非學院也因此成為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中國陶瓷研究的重鎮。大維德以此為家,直到1964年去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