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讓子彈飛激發爭議 商業化的中國電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9 08:02:40  


 
  相比之下,另一些業內人士卻認為,目前中國電影營銷做得還遠不夠。“我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成為歷史,商業化運作是中國電影財富增長的必由之路。”據新影聯副總經理高軍介紹,中國電影的宣傳經費比例跟好萊塢相比,還差得遠呢。有影院經理就感慨,這次《讓子彈飛》的營銷絕對值得研究,竟然導致網上口碑一邊倒。事實上,該片投入1.1億元製作費,卻投入5000萬元做宣發,比例遠遠超過了總成本10%的通例。制片人馬珂認為,要讓至少兩億人知道這部電影,舍不得花錢根本不行。這部影片的投資比例基本上達到了好萊塢的水準。

  作為後發性的中國商業電影,大規模商業化包裝推廣之風,肇始於2002年張藝謀的大片《英雄》。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研究員金燕的看法也頗具代表性:“原來我很反感大規模營銷,當年對《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宣傳炒作很反感,但現在覺得制片方怎麼吆喝也不過分。你弄出一個商品來肯定會炒作,要不然也達不到好票房。可能觀眾會有惡心的反應,但還是一邊煩一邊看。”
 
  症像2

  內容低級趣味VS內容開發不足

  2010年賀歲檔最為奪目的影片當屬《讓子彈飛》,但這部影片也充滿了爭議。一邊是眾多網友“交口”稱讚,另一邊卻又引來一些觀眾的激烈批評。央視主播郭志堅指責該片充斥臟話、血腥場面和性暗示,屬於少兒不宜。作家陸天明則撰文斥責道:“有人批評《讓子彈飛》粗話連篇、色情。這真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更聲稱,中國電影不缺少“血腥”,缺的是藝術。這類完全相反的論調,如今在電影界屢見不鮮。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更加尖銳地指出,中國電影不能以“文化貧血症”來迎合票房GDP。他以《讓子彈飛》為例,猛烈批評該片把原著小說的歷史背景掏空,把大悲劇改成一場匪與霸的“雙雄會”,與原著相比,堪稱“化神奇為腐朽”,影片所有的荒誕情節都脫離歷史,“踐踏原作,娛樂過度,喪失精神文化的社會功能,不敬畏歷史和文化,只追求感官刺激,這就是過度商業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