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申報文本改了無數次
“申報文本要寫得讓外國人懂,讓外行人懂,這個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北京市文化局非遺處處長千容回憶整個申報過程,認為最難的就是申報書的寫作。
申報非遺需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京劇申報書、申報照片、申報視頻、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及傳承單位的事先知情和自願認可確認書等資料。
2009年8月文化局開始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討論和認定。文化局先是請來兩位京劇專家寫申報書。但是,專家搞研究沒問題,要深入淺出地寫出讓外國人、外行人一看就懂的申報書卻沒那麼容易。“申報書要求既短又準確,每個項目都有嚴格字數要求,必須一字一句地斟酌。”千容說,京劇作為一個非遺申報項目,不光要寫它的藝術成就,還要介紹當下及今後對它的保護和傳承,突出群眾性。為了申報書,文化局前後請了十多位京劇和非遺方面的專家,修改了無數次。
2009年11月,千容將申報書用郵件形式發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1月,文化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反饋回來的意見進行修改,又補充了一些相關內容,申報材料才得以通過。
2010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附屬機構針對京劇申報材料出具最終推薦草案。7月,文化局組織專家討論確定最終推薦草案中的京劇表述信息,回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完成了京劇申報的全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