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薩 |
28年後,諾貝爾文學獎回到了南美。昨日19時,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學院公布,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折桂。同是南美同胞的諾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微博上留言祝賀略薩:“如今我們都一樣了”。
略薩獲獎,可謂爆冷,因為在這場競逐中,他未被博彩公司看中、也沒進入媒體預測的“最熱門人選”名單。
美譽
略薩天賦有如神助
作為當今西班牙語世界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略薩成為了自加西亞.馬爾克斯以來,南美第四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12月10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禮上,略薩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瑞典學院在揭曉諾獎時表示,要向略薩文學作品中“對權力結構和個體堅持、反叛與抗爭鞭辟入裡的形象刻畫”致敬。瑞典學院秘書長彼得.恩格倫德則將略薩稱為“天賦如有神助的說故事者”。恩格倫德表示:“略薩的書結構龐雜,角度多元,擅於呈現不同的聲音與不同的時空。他還擅長於以一種嶄新的方式去寫作,因此也推進了‘叙述的藝術’之發展”。恩格倫德還透露,獎項公布後,他立即給身在紐約的略薩打去了電話:“得知自己獲獎後,他很開心,很激動”。
質疑
獲獎是否有政治因素
諾獎揭曉之前,略薩的名字在博彩公司的賠率排行榜上並不靠前,也不在歐美媒體揣測的“熱門”名單之內。而在過去6年內,有五位諾獎得主都來自歐洲,外界對瑞典學院“過分歐洲中心化”的批評聲也越來越大。但在公布略薩得獎後,美國則有媒體指出瑞典學院“又一次讓政治介入了文學”。
略薩得獎後,業內立即就有所反饋。一位在英國的書店雇員在微博上寫道“今年的諾獎得主大家都認識,英國書店大鬆了一口氣”。而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新聞中心內,全球各地的記者圍在電視機前等消息。當聽到“略薩”的名字時,許多人發出了意料之外的驚嘆。
英國一位日報記者稱,自己整個上午都在收集“諾獎大熱門”非洲作家圖圖的資料。而在獎項揭曉後,英國已有媒體在網上開設“略薩是否實至名歸”為主題的帖子。獎項公布後一小時內留言的十幾位讀者,基本上持“肯定”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