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芳與福芝芳及子女於1940年代初合影
|
程式性
前人經驗被後人反覆使用,就成了程式。武將的“起霸”動作——披甲扎靠,最初是明代演員為表演《千金記》裡霸王項羽半夜聽到軍情、進行披掛穿戴而設計的一套動作,後人覺得很美,運用到其他武將身上,這套動作就成了程式。程式通常是誇張、放大並經過抽象、美化了的生活動作,它更加強調、突出、集中,更加具備節奏感、韵律感和美感,因而更具表現力和舞台戲劇性。表演程式是通過對演員進行嚴格形體和技術訓練的結果,演員學習程式就像習字的“描紅”,可以有模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演員可以通過掌握程式,盡快達到登台表演的功力,像模像樣地演出大戲,所以說程式能夠讓人“裝龍像龍,裝虎像虎”。但是掌握了程式還只是剛剛入門,演員還必須學會運用程式進行具體的舞台創造,否則掌握的就只是死程式,你就是按照傳統程式一筆一劃不走樣地演,也演不出戲的精神來。如何活用程式來表演複雜的生活,表現不同場景、環境、性格、心情的人物,如何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心理體驗,如何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體會來塑造新的人物,都需要演員去進一步揣摩和發揮,程式這時就成了他表演的出發點了。程式規定性並不扼殺演員的創造力,他的創造性就表現在具體情境中對於程式的靈活運用與發揮上。戲諺有雲“練死了,練活了”、“鑽進去,跳出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看不同的演員表演相同的戲,路數不同、風格不同、效果也不同。同是演呂布戲貂蟬,我看過薑派小生劉雪濤的呂布,以表情和做工為主,突出強調眼神,他說演呂布眼神要“利”,像兩支箭似的射出來,但裡面又包含著儒雅。而葉少蘭的葉派呂布則主要運用翎子功來表現其自命不凡和風流輕佻,他讓呂布頭頸輕輕一轉,帶動頭上長長的翎羽劃過一個漂亮的弧線,羽毛末梢似有似無地掃過貂蟬的顔面,貂蟬於是形體一顫、心領神會。演員對生活和人物有著不同的體驗,根據自己的表演特長和優勢來活用與發揮程式,就取得不同的效果。後來看到有年輕演員演此段,體驗不到位,技術不過關,弄得翎羽重重劃過貂蟬的臉,羽毛都打了折,被劃的演員很不好受一個勁往後躲,此時觀眾感到呂布哪裡還有“戲”貂蟬的味道,簡直就是在向貂蟬挑釁了。同一個演員,由於體驗的深化,也會不斷改變自己的表演路徑。徐小香演《群英會》周瑜,看到諸葛亮幾次都猜破了他的心機,十分嫉妒和生氣,開始是用氣得渾身發抖來表現的。後來想,周瑜是三軍統帥,當場發抖太失身份,怎樣才能既揭示出他的心理狀態,又保持表面上的鎮定呢?徐小香於是狠練翎子功,讓翎子發抖、身子不動,周瑜內心的波瀾就
通過翎子的抖動傳達出來了。荀慧生的學生曾說他的戲不好學:前兒個您這出戲是那麼樣演的,怎麼今兒個又這樣演了,仿佛您在台上沒個准譜似的。荀慧生的回答是:戲是死的,人是活的,演員為了適合戲情戲理,為了更細致地刻畫人物的心情,就得不斷琢磨、改進和提高表演的方式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它的根本規矩沒變。這也就是戲諺所說的“三分生,七分熟”。
這裡我們遇到的是藝術創造中“守法與破法”的辯證關係。一個真正的好演員不是僅僅只知道守法,還要懂得和善於破法。齊白石說:“無法之法乃為至法。”沒有法的法才是最高境界。破法當然不是天馬行空、一空依傍地行動,而是對生活進行深入體驗後,再精心揣摩表演方法的結果。
虛擬性
戲曲通過虛空舞台、虛擬動作構築起假定性的世界,依賴於觀眾想象的補充完成藝術創造,這與西方寫實戲劇通過逼真布景、實體道具、生活動作製造仿真世界不同。程式化的虛擬動作是戲曲表演一個鮮明的特點,它通過演員與觀眾的心理默契和協作,取得對一些物體的象喻理解:一鞭代馬、雙旗為車、持槳為船、叠桌為墻、方布為城,使有限的舞台時空具備了更宏闊的表現度。戲裡的上馬、下船、上轎、下樓、開門、關門動作都是虛擬出來的,但它得到觀眾的認可。人物拿起馬鞭,憑虛撫摸一下馬背,做一個跨腿上馬動作,馬鞭一揮奔躍而去,觀眾就承認他是在騎馬了。程硯秋1935年考察歐洲戲劇回來寫的報告書裡提到,歐洲戲劇家也承認戲曲裡的“馬鞭是一匹活馬”。豫劇《抬花轎》抬和坐都是虛擬的,走路過橋都通過抬和坐的人共同表演顯示出來,觀眾看得如醉如痴。川劇《秋江》人物乘船行走,通過漁公、漁婆、潘必正、陳妙常等人的一字排列、共同顛簸起伏動作,活畫出江中行船的神態。《三岔口》明明是在亮堂堂的舞台上,卻表現人物的摸黑厮打。更有甚者,楊四郎帶了一個番兵夜奔宋營,唱快板來表達他此時思親情切、感慨萬千的心情,演員為了發揮好唱功,竟然站立而歌,而騎馬飛奔的情景則讓番兵揮著馬鞭圍繞他轉了一圈又一圈來體現。梅蘭芳1935年訪蘇,西方理論家尤為嘆賞的是他不化裝而表演女人的絕技。我近來幾次看裴艶玲演《林衝夜奔》,都是不化裝、不用景,就穿著她日常的長褂登台,但一進入角色和情境,立即氣宇軒昂、呼喝咤躍,邊唱昆曲曲牌【折桂令】曲不停聲,邊表演雲手、踢腿、大跳、朝天蹬、鷂子翻身等系列動作,把一個乘夜落荒而逃、走投無路、情緒激憤的沒路英雄的精神氣質活靈靈呈現在觀眾眼前,沒有一次不引起觀眾的掌聲與歡呼聲之潮。觀眾不僅允許也充分理解這種簡直有些匪夷所思的虛擬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