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高端家政服務價格應回歸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22-11-18 08:56:53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還記得那個“名校畢業生求職保姆、月薪3.5萬元”的熱搜嗎?雖然前段時間這則廣告因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20萬元,但它反映的所謂“高端家政”市場真實存在,其中又以能輔導孩子的“學習型”阿姨居多。她們學歷大專起步,平均本科,不乏“985”等名校畢業生,甚至還有“海歸”、碩士。
  
  簡歷如此亮麗,一般家庭直呼“高攀”不起。據中介透露,高學歷阿姨的月薪2萬元起,根據學歷、能力和從業經驗,高的可達5萬元,還是包吃包住的純收入。麥可思《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曾指出,2021屆本科、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833元、4505元。對比之下,高學歷阿姨雖然聽起來不夠光鮮,卻能賺錢,現在幹這行的大學生日益增多。
  
  一說起高學歷阿姨,容易讓人聯想到是不是假借“高端家政”之名開展課外培訓。不過從實際工作看,她們大多只是輔導作業,與課外培訓不能畫等號。經歷過作業輔導加陪上網課後,不少焦慮的父母都迫切需要能輔導學習、照顧孩子的幫手。用一位雇主的話說,是“怕自己被娃氣出病,咬牙花錢買清靜”。
  
  此外,家政服務人員還可細分為專業護理失能老人的、善於做營養餐的,以及早就被人熟知的月嫂等,月薪從大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不管哪種,本質上都是適應老百姓個性化、剛性需求的精準型家政服務。部分從業人員令人咋舌的高收入,實際上是該細分領域供需高度不平衡帶來的溢價,不能簡單說是“噱頭”。
  
  找阿姨難,找個好阿姨更難。目前,家政行業整體服務水平不夠高。大學生被認為是“天之驕子”,真正入行的學生總數不算多。可若問大家,你是願意找一個會用各種家庭電器、能盯著孩子寫作業或者能給老人做康復按摩的人,還是找一個啥都要從頭教、還不一定教得好的人?相信大多數人會選前者。這種從業者現狀、觀念與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反映到市場上,就是雇主需要承擔高工資和高中介費,才可能找到略高於行業平均服務水平的人。
  
  成本高、供給少,決定了現在祗有少數家庭才用得起“高端家政”。然而,對高品質家政服務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近期,人社部公布的二季度最缺工職業排行中,“家政服務員”位列第八。人社部將“家政服務員”定義為從事家務料理、家庭成員照護、家庭事務管理等工作的人員,充分體現了相關部門支持發展高品質家政服務的態度,也再次表明家政人員存在巨大缺口,服務升級勢在必行。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原則上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但是補缺口不能只要求學生轉變擇業觀念。他們不願意進入這個行業,除了觀念包袱,還因為目前家政服務行業缺乏國家認可的職稱體系,上升空間較狹窄。如果家政人員能一步步升至家政經理之類的崗位,再加上《意見》提出的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評選表彰傾斜、積分落戶優惠,也許會多一點職業吸引力。
  
  同時,行業虛假宣傳、資質存疑等亂象也亟需整治,應盡快完善行業標準、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等。家政行業祗有成為一個規範有序的市場,才能吸引人才、形成競爭,讓百姓期盼的高端家政服務價格回歸理性。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