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準確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核心要義與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21-03-28 17:19:02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全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幾代人接續奮鬥,到“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特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成果,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這一歷史性成就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為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趨勢,對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我國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土地、自然資源存在瓶頸制約,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問題亟待解決,環境保護生態建設任務艱巨,社會治理仍然存在不少弱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並不平坦,任重而道遠。

  我國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既體現現代化的一般規律,更有基於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一條有別於西方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也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切實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作為重中之重

  我國經濟要轉到依靠自主創新和內需主導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來,就要看到,在發展核心技術方面,我們同發達國家總體差距在縮小,但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比較明顯,科技創新鏈條上還存在不少卡點和堵點,對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引領作用仍然有待增強。實踐一再證明,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特別是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個別經濟、科技大國明顯加大對我國的規鎖,力圖阻滯我國發展,只有依靠自主創新,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和重中之重,加快解決制約科技發展的關鍵問題,推動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通過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在那些有被“卡脖子”風險和被“脫鈎”的可能領域建立和提升自立自強能力,在極端情況和關鍵時候能夠做到自我循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