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會”前的改革期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09:00:56


 
  今年“兩會”的又一焦點是財政體制改革。新一輪地方債務審計結果已經公布,情形不容樂觀。近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也將反腐寄望於財政改革。事實上,中國面臨的反腐、地方債風險、盤活存量資金等問題,均與財政體制有關。

  財政改革的首務是預算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此有完整明確的要求,核心是“全面規範、公開透明”八個字 。全面規範則必須按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原則,將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納入統一財政預算管理範圍;公開透明就必須做實人大對預算的審批權和監督權,給人民代表大會裝上“牙齒”。這意味著審核重心的轉變,使代表們可以深入整體預算,對錢花在哪裡擁有發言權;更意味著代表們可以對財政資金體現的政策導向表達意見,行使表決權。這一場改革如何進展,有望在“兩會”上獲得檢驗。

  對目標、方向明確,但實現路徑尚不確定的改革,也有待“兩會”討論和安排。如土地制度改革、房地產稅改革等,不能寄望於中央部門只手推進,而要“試點先行、積微成著”,今年的任務應該鼓勵地方試點,在試點基礎上尋找合適的路徑。

  近來,高層領導人數次重申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這意味著每月每年的改革進展均應核查、評估。我們期待,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宏觀著力,微觀顯效,催生又一輪改革浪潮。

  (本文為2014年2月24日出版的財新《新世紀》周刊第7期社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