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23日拍攝的巴龍5000芯片以及搭載該芯片的5G工業模組。(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據參考消息網編譯,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20日刊登文章,題為《半導體依賴危及美國安全》,作者為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和谷歌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
文章提到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今年4月接受了一次採訪。他認為,美國國會目前向美國半導體企業提供500億美元補貼、希望它們能成為行業領袖的努力是“一項成本非常高昂的徒勞之舉”。儘管他關於美國企業不大可能取代台積電的看法可能是正確的,但這不是重點:在先進半導體方面完全依賴台灣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
文章指出,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彈道導彈所需的先進半導體中,有92%是由台積電生產的。英偉達、高通和蘋果等美國公司幾乎將所有製造業務外包給了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所曾警告,台灣海峽的衝突可能會引發一場由芯片帶來的國家安全危機。
文章稱,華盛頓認識到有必要阻止北京奪取芯片優勢。儘管如此,政策制定者仍難以阻止中國借助它曾用來主導電信基礎設施、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市場的辦法來占領半導體市場。
文章介紹,拜登政府已經借助《創新與競爭法案》提議向半導體製造業投資約500億美元,但國會仍在討論這項法案,並未通過它。與此同時,中國半導體行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進步。文章認為如果北京在半導體供應鏈上形成持久優勢,那將帶來美國無法匹敵的基礎技術突破。
文章在結尾處憂心忡忡地指出,美國處在輸掉這場芯片競爭的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