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經濟復甦表象下的 治理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10:17:40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自2009年6月美國走出本輪經濟衰退以來,美國年均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約2%的水平,遠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本輪金融危機前年均3.4%的經濟增速。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更是連續三個季度增速低於2%,再次證實本輪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已無法打破緩慢復甦的狀態,凸顯美國經濟治理能力的減弱和本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局限性。

  過去幾年,美國經濟復甦力度令人失望,經濟學家習慣將其歸因於金融危機、歐債危機、財政緊縮、房地產市場低迷、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等多種“逆風”因素。他們認為,如果不是存在這些“逆風”,美國經濟增長原本會更好。但如今這些“逆風”因素都在減弱,我們仍未看到美國經濟出現明顯加速增長的跡象。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提出的美國經濟可能面臨“長期停滯”風險的觀點,受到越來越多學界的關注。佐證薩默斯觀點的證據之一,是美國勞動生產率持續下降令人擔憂。

  勞動生產率是決定美國經濟增長潛力和民眾生活水平的關鍵指標。2010年以來,美國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增幅不到0.5%,遠低於1949年至2005年年均2.5%的增速。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勞動生產率更是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創1979年以來勞動生產率下滑的最長時間紀錄。受勞動生產率下滑和人口老齡化因素影響,美聯儲預計未來數年美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僅為1.8%至2%,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在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有限的背景下,國際貿易曾被奧巴馬政府視為刺激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重要政策工具。過去幾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大力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兩大貿易談判,希望為美國出口拓展更大市場。但美國民眾對國際貿易展現出更多疑慮和反對情緒,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也明確表示反對國會批准TPP,令奧巴馬政府寄望於國際貿易提振經濟增長的努力遭受挫折,其早些時候提出的五年出口倍增計劃也未實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防範下一輪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的經濟政策也面臨很大局限。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指出,與以往相比,美國長期中性利率下降,使得美聯儲已不具備足夠的降息空間來應對經濟衰退。所謂長期中性利率是指與美國經濟穩健增長、實現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兩大政策目標相符的水平,也是美聯儲加息的終點。美聯儲已將美國長期中性利率的預測下調至3%,這意味著本輪加息結束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約3%的水平。薩默斯也表示,當美國經濟再次面臨潛在衰退風險時,美國不再擁有400個基點的正常降息空間來應對。

  儘管美國國會早在2010年7月就通過《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來加強金融監管,但七年過去了一些監管實施細則仍未制定完成。作為限制華爾街自營交易和其他投機性交易活動的重要條款,“沃爾克規則”已被監管機構多次暫緩執行,尚未全面落實。這不禁讓人擔心美國能否抵禦下一輪金融危機。

  作為本輪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融資體系風險也並未徹底清除。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大住房抵押貸款巨頭的改革遲遲難以啟動,成為後危機時代美國金融監管的最大遺留難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警告,如果美國房價泡沫破裂引發另一場金融危機,納稅人可能需要付出國內生產總值的2%至4%來紓困,與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損失幾乎不相上下。而要根除這一隱患,必須對美國的抵押貸款體系作出徹底改革。

  (來源:經濟參考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