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何亞非:“後美國時代”已經到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5 18:01:27


 

  應當注意的是,這種“角色轉換”不僅限於美國。2016年,英國通過全民公投做出將歐洲一體化進程置於險境的“脫歐”選擇,此時民粹主義候選人也開始在歐洲大陸現身了。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這一輪全球化進程為全世界帶來了長達70多年的經濟繁榮,其核心理念是資本自由化,即資本應流向經濟增長最需要的地方。可令人遺憾的是,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更豐厚的領域,在這一過程中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被徹底無視了。
 
  導致世界各地民粹主義泛濫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為了更好地分配全球化所帶來的利益,必須在市場效率和社會公平之間保持良好的平衡。而政府和其他重要社會參與者必須將這一責任承擔起來,市場本身是不足以實現這一功能的。在經濟新自由主義者眼里,市場、資本和私有化高於一切,這導致以這一思路來指導經濟發展的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困境。
 
  “後美國時代”有哪些特點?
 
  “後美國時代”最明顯的特點便是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塑。“大匯合”(Great Convergence)這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於購買力平價法創造的新詞匯已經成為現實。
 
  “大匯合”的含義是:從1990年到2022年,高收入國家GDP占全球的比重從64%將下降到39%,在同一時期,亞洲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GDP占全球的比重從12%將上升到39%,這其中僅中國就將占到全球GDP的21%。在美國國內為其經濟發展方向辯論不休時,新興經濟體卻在持續成長。看來,“大匯合”這一概念將成為新時代的標誌性特征之一。
 
  此外,為全球經濟增長與政治進步提供指導方針和社會思想環境的意識形態與理論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隨著經濟新自由主義以及作為經濟改革藥方的“華盛頓共識”的破產,政治經濟領域指導方針的缺位在過去10年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人們渴望出現新思維、新範式、新思路和新的全球治理行動計劃。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目光日益轉向東方,特別是轉向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