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債務危機陰謀論:美國出手絞殺歐元套牢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8 11:27:53  


 
  美聯儲(FED)5月9日雖然名義上給予歐洲美元互換協議的支持,但之後的一周歐央行(ECB)僅提供了90億美元的短期美元流動性,歐洲銀行借貸美元的成本上升,5月18日,3月期美元Libor為46個基點,而月初僅為30個基點。3月期美元Libor與無風險隔夜指數掉期(risk- free

  overnight indexed swap rate)利差也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水平。 

  美國財長蓋特納5月26日抵達歐洲,在督促歐洲各國政府恢復財政秩序的同時,譴責了德國最近實行的禁止“裸賣空”的措施。 

  為什麼蓋特納著重強調德國的禁止“裸賣空”的措施,雖然該措施僅限於德國國內,但可能會被歐元區其他國家所效仿。另外,“裸賣空”大多通過倫敦金融市場操作,華爾街自然少不了份,德國此舉無疑將大大限制華爾街在歐洲金融市場上的作為。華爾街不高興,蓋特納焉能不著急。 

  美國是否會就此罷手呢?市場剛剛得到喘息,惠譽在5月28日就把西班牙的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市場又在等待下一波衝擊。 

  在金融利益的背後,是扯動美國一切利益的核心——美元的地位。 

  今年以來,中美就人民幣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也備受各界關注。這只是虛晃一槍,醉翁之意不在酒。人民幣畢竟還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對美元真正構成威脅的只有歐元,歐元成立以來的地位提升已經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 

  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經由成立之初的18%上升到了2009年底的27.8%;相反,美元地位則大幅下滑,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從1999年的71.2%,下降到了2009年底的62.1%。 

  希臘只是引子,“歐豬五國”也僅是鋪墊,削弱甚至打倒歐元才是美國的目標。在歐洲債務問題上,華爾街從金融上先獲取最直接的好處,逼迫歐盟花費高額救助代價,把歐洲從金融危機的恢復中往回拖,歐元即使不崩潰,地位也會大幅下降。 

  歐元兌美元已經從2009年12月初的1.5,下跌至1.2附近,跌幅近20%。歐洲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最為薄弱環節,歐元區2009年經濟增長為-4.1%。IMF最新預測顯示,歐元區2010年GDP增長估計僅為1.0%,低於美國,也低於日本、英國、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 

  救助希臘等陷入危機的經濟體,只是劫富濟貧,最終會消耗歐元區核心國德國、法國的元氣。 

  控制中國 

  此時此刻,世界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市場,那就是中國——三大評級機構、華爾街和美國覬覦的另一塊風水寶地。 

  三大評級機構早就瞄上了中國市場,當前中國信用評級市場實際已被外資控制,這不僅影響金融話語權,而且還嚴重影響經濟金融安全。 

  目前中國規模較大的全國性評級機構有五家,即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世紀投資服務公司、上海遠東資信評估公司。然而,2006年美國評級機構開始全面對中國信用評級機構的滲透與控制。 

  當年,穆迪收購中誠信49%股權並接管了經營權,並約定七年後持股51%;新華財經(美國控制)收購上海遠東62%的股權。2007年,惠譽收購聯合資信49%的股權並接管其經營權;標普也與上海新世紀開始了戰略合作,商談合資事宜。 

  美國評級機構借助被收購公司的分支機構,迅速將觸角伸展到全中國,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就控制了中國接近80%的信用評級市場,在國防、通訊、能源、交通、金融等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諸多重要領域和敏感性行業取得信用評級的絕對控制權。美國對中國評級市場的實際控制,使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金融主權,美國決定著信用評級規則和金融產品市場定價。 

  在評級過程中,美國評級機構可掌握中國重要行業的戰略信息、企業技術和經營信息,特別是一些涉及國家戰略安全部門的核心信息,將直接威脅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國家經濟技術安全。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在掌控中國金融話語權後,可依其戰略需要,利用中國金融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適時製造金融動蕩,影響中國經濟金融安全。 

  當然,在對歐元進行絞殺之中,美國不會忘記套牢中國,工具就是美國國債。 

  中國、日本和石油輸出國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自2009年中以來,中國已經連續減持美國國債。但中國減持美國國債不容易,在美國國債收益率階段性走高之後,還會增持。果不出所料,3月份中國增持美國國債177億美元,累計持有量高達8952億美元。 

  5月下旬,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看似平靜之中落下帷幕,之前被熱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僅僅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一方面,歐元的大幅貶值已經變相讓人民幣有效匯率大幅飈升,壓迫人民幣兌美元升值自然沒那麼強烈;另一方面,如果僅僅通過政治上的壓力使人民幣升值,美國顯然缺乏主動性。 

  人民幣的貿易層面往往被人為誇大,但金融層面卻容易被忽視。美國要想真正影響人民幣,僅靠政治手段效果甚微,通過金融和資本開放才能削弱中國對人民幣的控制。 

  所以,是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話鋒一轉,落到了金融上,華爾街的影子縈繞上空。在五項會談成果中有三項都與金融密切相關。 

  來源:中金在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