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包裝協議是環保新動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7 10:46:15  


  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環境保護是個全球性的課題,代表當今工業化大國的八國集團在德國召開峰會,美中兩國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的原則性承諾,也就成了舉世矚目的焦點。原因是,地球只有一個,人類須及早采取步驟防止居住環境的惡化。 
  
  社論指出,當然,對環保的關注幷不是大國的專利,歷來的紀錄顯示,新加坡已采取了不少具有遠見的措施,促進環保。其中犖犖大者,是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標,提前五年在今年達成。高科技的采用,也使垃圾島變成了生態盎然的“伊甸園”。 
  
  水資源的回收方面,新加坡水量“流失”只有5%,流失率全球最低,公用事業局的努力因此被聯合國譽爲國際楷模。此外,政府設立獎項,以鼓勵的方式推行“綠色建築”,也是環保大計之一。 
  
  社論表示,在這些大背景底下,“新加坡包裝協議”的出臺,可說是推動環保的一股新動力。前天,國家環境局同代表500家本地公司的各個單位,簽署我國首個這類協議。環境與水源部長雅國博士見證了簽署儀式。 
  
  雅國致詞時說:“我們每人每年平均丟棄的住家垃圾,就有100公斤是包裝垃圾,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爲期五年的這項協議,將從7月1日生效,參與的公司將以自願方式,使用可以再循環的包裝材料,或重新設計包裝,儘量减少因包裝而産生的垃圾。照我們看,這是錦上添花,也是雪中送炭。 
  
  這因爲,環保的“絕招”是三個R字:儘量减少廢物的産生(Reduce)、儘量讓用過的材料再循環(Recycle)和儘量使用再循環的材料(Re-use)。新協議將使本地工業産品大力推行以上三個目標,是新加坡環保工作的錦上添花。與此同時,從製造商開始,在工業鏈帶的上游便减少垃圾的産生,這對世界環保無疑又是雪中送炭了。 
  
  社論指出,深看一層,協議順利獲得通過,形成皆大歡喜的局面,主要因爲計劃能够帶來雙贏的局面。也就是說,减少包裝垃圾的結果讓製造成本降低了,廠家和消費者都同時受惠。的確,不論是八國集團,還是發展中國家,環保協議的通過,重要的先决條件是計劃中的運作能够達到一種平衡,環境與經濟同時能得到照顧。 
  
  注重包裝,原本是工業發展中一個無可避免的進程,從日本到臺灣,到現在的中國大陸,工業産品都要靠五光十色的包裝吸引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到了某個階段,這個過程便出現過猶不及的情况:顧客雖然因包裝的吸引而買下産品,但買回家後,便發現可吃可用的成分很少,産品的大部分于是成了“包裝垃圾”。 
  
  社論稱,新加坡的首個包裝協議,難能可貴的地方確實出自廠家的自動自發,而不是政府方面的一紙法令。簽署儀式之後,雅國部長指出,立法雖然是簡單的途徑,但是會導致營運成本增加。包裝協議以自願方式進行,主要是讓業者有時間學習和作出調整。經營公共垃圾收集的一名商家也指出,德國的經驗顯示,自願合作的形式讓商家充分參與討論和研發,效果比强制性的立法好得多。
  
  看來,新加坡的這項包裝協議如果推行成功,在2012年或之前便取得成果,說不定也將爲“减少包裝垃圾”增添一個動人的國際實例。不過在這裏,我們所要强調的信息依然是:“環保成績不錯,民間仍須努力”。要减少各種各樣沒有必要産生的垃圾,全民提高環保意識與積極的參與必不可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