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財經官員終究要面對歷史評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7 14:35:21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最近兩個多月,台灣的股票市場發瘋一樣狂漲,由五月四日的八千零六十六點,暴漲到七月十三日的九千四百七十一點,成交量也由每日一千一百三十九億上升到二千三百九十六億,堪稱驚人。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照理說,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股市的交易狀況與指數,都應反應經濟基本面的情形。但是令人不安的是,這一波股市飆漲,背後似乎找不到什麼經濟基本面的大變動;無論是島內消費投資、“國外”進出口、兩岸經貿、自由貿易區談判、國際市場競爭環境,都沒有什麼劇烈的改變。一般分析師認為,這一波股市上漲,大多與台灣政府的“作多”政策有關。這樣的作多政策究竟有什麼長期後果,值得我們關注與討論。

  許多財經媒體分析,這一回合的政府作多,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看。其一是台灣中央銀行的雙率政策:透過匯率與利率的雙重管制,並對海外基金嚴加看管,等於是把資金“鎖”在台灣島內。台灣是一海島經濟,進出口一向暢旺,貿易商品的價格也一向隨國際價格波動。當島內資金充裕時,貿易商品的價格因與國際接軌而不易上漲,於是資金自然流向如股票與房地產等地區性非貿易財,造成股價與房地產價格的雙重上漲。就本質而言,此次股價房地產雙漲,與一九八六至八七年股價狂飆有異曲同工之處,唯一的不同是主角換人。分析師指出,此次進場股市獲利者多是受央行雙率政策鎖住資金的法人,而後來追進市場的則為散戶。萬一將來股市因基本面支撐無力而回檔,其對散戶的衝擊當然也較大,股市散戶不可不慎。

  中央銀行的雙率政策雖然招致外界頗多批評,但畢竟只是戰術面的短暫作為;央行要升利息、要調匯率,都是彈指之事,調整空間大,也不會留下太多後遺症。相對而言,“行政院”最近推出的一周一利多政策,其中不少都牽涉到租稅減免與“國土”規劃,一但濫行放寬,將來都是覆水難收,可以說是後患無窮,不可不慎。

  以最近兩個多月以來的減稅案為例。首先,是“行政院”要求土增稅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為10%,由一生一次改為一生一屋,“財政部”完全不敢表示意見,僅唯諾接受。接著,“行政院”又通過外籍員工租稅優惠,加上員工配偶返鄉支出不列入薪資所得,又是一項莫名其妙、不合租稅學理的減稅措施。然後,“行政院”又同意將物流業五年免稅列為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造成數十億營所稅稅收的損失。在減稅之外,則是北高等地數筆精華土地的釋出政策,雖然業務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主管,但是卻完全來不及做主動、縝密的規劃,卻配合“行政院”利多釋放的演出。

  社論指出,如前所述,不論是政府的貨幣政策、支出政策,都是刺激景氣的短期性戰術操作。美國政府早年以因為此類短期戰術操作過多,以政治力影響經濟的過度波動,乃有央行獨立、貨幣政策獨立的呼籲。連輿論都對此類短期經濟戰術操作期期以為不可,那麼關係著長遠經濟發展的租稅政策與土地政策,又怎麼可以隨著政治氣氛而隨意讓步呢?以農村改建為例;農地每建設一塊就少一塊,可見未來均難以回復原狀,這種事能夠不經縝密討論就倉卒定案嗎?以租稅為手段鼓勵農村炒地皮,這是哪一種碗糕的財政管理?再以物流業五年免稅為例,它究竟“新興”在什麼地方,值得財政部將之列為免稅對象?這些事難道不需要與外界討論?如果什麼樣的減稅“財政部”都能答應,那麼還要“財政部長”幹什麼?

  民進黨以“政策”做選舉利多,我們不滿意,也只能勉強接受;但若要以制度改革或租稅減免來創造短期的利多,我們就難以茍同,而“財政部”與“經建會”更是不能沒有意見。在各種租稅減免的壓力下,台灣的營所稅始終難以課徵,在2002年達最低,決算僅一千五百億。在全民支持、輿論壓力與歷任財政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營所稅2005年終於達到近三千三百億。我們要提醒何志欽部長,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明年此刻,全台灣人民都會看到2007年營所稅與綜所稅的決算金額。遺產稅減不減、逃稅稽查公式改不改、部長有沒有放棄外國籍,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財政部長”的未來聲望,就只看他在任內能不能顧好台灣財產與台灣財政,如此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