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民進黨每個選舉口號,都是選票計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6 10:08:11  


  中評社香港4月16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民進黨初選首場電視政見會,一位“副總統”與三位歷任“行政院長”同台論辯,沒端出太多牛肉,倒是拿出不少公文,每一件公文都叫“鐵證如山”,重點也都是“錯的是前(後)任,不是我”。民進黨綠天王個個熟諳選舉語言,卻對其曾經規畫的台灣願景都患了健忘症。這些從檔案櫃裡挖出來的公文,不多不少,正凸顯一種唯選舉是從的短視近利風格,他們不辯則已,一辯反倒把許多政策拖延的真相全洩了底 。
 
  社評說,就拿讓三任“行政院長”臉紅脖子粗的蘇花高來說吧!這條從國民黨執政後期緊急通過環評的東部高速公路,在民進黨執政七年來,反反覆覆因為選舉,時而要興建、時而不興建,就像離島的金門大橋成為“選舉浮橋”般,蘇花高幾成大小選舉祭的虛擬公路。 

  蘇謝游三人,爭辯誰擋了蘇花高、誰放水?其實毫無意義。早在二○○○年“總統”大選,興建蘇花高就是陳水扁的競選政見。歷任民進黨“閣揆”都曾為陳水扁的支票背書。最早的是張俊雄,二○○○年十月中旬,他不旦強調這是扁的政見,政府一定會推動,而且,還要“加速動工”;同月下旬,陳水扁自己都說了,政府不會放棄推動蘇花高。隔年,二○○一年十一月,最近大聲倡議要回歸民進黨核心價值的葉菊蘭,當時正在擔任“交通部長”,她那時節的說法是“蘇花高一定會建”。“部長”與平民,核心價值果然不同,兩相對比,無限反諷。
 
  社評指出,反諷的不僅於此。任內都已經完成預算編列、甚至土地徵收的游錫堃,透過核心幕僚強調,游錫堃採取的依舊是“拖”字訣,一方面要求做環境差異分析,一方面另提出“東部發展和‘國土’開發計畫”。游錫堃和其幕僚大概忘了,就是游錫堃本人,親赴花蓮拍胸脯保證,“‘總統’的競選承諾,一定兌現。”當時,是二○○三年,正值花蓮縣長補選打得火熱,當時的支票不僅蘇花高,游錫堃承諾投在花東的交通建設經費,從天上飛的到地上跑的就有一千四、五百億。當時,唯一踩煞車的反而是呂秀蓮,她說,“不要急,否則會呷緊弄破碗。”
 
  游錫堃後來,果然對蘇花高採“拖”字訣,未必出於環保,只是因民進黨提名的游盈隆落選了;甚至,隔年為了拚“總統”大選,“內閣”推出的“新十大計畫”,都未包括蘇花高,被“立委”察覺提出質疑,游錫堃重申,“政府的政策是要建蘇花高”。可笑的是,新十大沒蘇花高,但二○○四年“總統”大選,陳水扁對花蓮的競選政見與承諾,還是興建蘇花高!
 
  社評表示,對民進黨政府而言,這些動輒數千億的重大建設計畫,彷彿都是紙上作業的大餅,一筆可以先畫起來擺著誘人,一筆也可以就此勾銷;給與不給之間,選票永遠是最優先考量。然而,這些空頭支票,對地方人而言,很可能都是攸關地方永續發展,乃至個人生計的重大問題。
 
  蘇花高,對花蓮人而言,簡直成了精神折磨,迄今難料到底建是不建?卻也好在迄今仍在虛擬中,沒有,只是維持現狀。對台中人而言,可就沒這麼幸運,陳水扁隨便一個競選支票,要搞個中部國際機場,讓原本島內線極為熱絡的水湳機場當場終結,清泉崗機場卻因為國際航線有限、兩岸航線未啟,處於半報廢狀態。更甭提也是號稱國際機場的屏東機場,幾乎開不出航線。最近蘇貞昌引起爭議的開放賽車賽馬,中央一句話,地方搶破頭,連規畫地點都找好了,卻落得蘇貞昌一句“八字還沒一撇”;部會南遷或都北移至副都心,差點讓高雄市長陳菊“揮軍北上抗議”,台北縣長周錫瑋更怒,縣政府和中央開了六、七次會都是笑話嗎? 

  社評認為,這麼強調“國家”主體性、台灣主體性的民進黨,從“總統”到歷任“行政院長”擔負重責的天王們,對台灣整體“國土”規畫卻毫無概念,遑論理想。文章寫得都動聽,口號喊起來都響亮,張俊雄有“八一○○,台灣啟動”;游錫堃有“挑戰二○○八”、“兩兆雙星”、“觀光客倍增”、“五年五千億”、“新十大”;謝長廷有“和解共生”、還有沒編預算的“東部領航”替代計畫;蘇貞昌不落人後,“大投資、大溫暖”。每一個口號的前面都有一個選舉,每一個口號的旁邊都有一段宣傳VCR,每一個選舉口號的背後,都有選票的算計;最後,這些建設口號留給台灣的:可能只是一本笑話大全。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