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中國內外發展的戰略思維優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2 00:18:52  


 
  中國的戰略設計講求長期性和戰略性,力求用階段目標來支撐長期目標的實現,這就需要使各相關部門和利益團體都參與近來,以利於戰略落實的綜合設計。中國政府的戰略設計將國內外主要問題、議題、領域等都納入規劃,如五年規劃、三步走、兩個百年目標、五位一體建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都是發展戰略綜合設計的具體體現。

  反觀西方,黨派之間以自己的政治利益為上,以通過選舉執政為目的,很少有關於國計民生的戰略視野。因此,西方的戰略設計受制於權力更替、黨派利益,難以形成綜合性的、長期性的戰略設計。

  第三,中國注重多方協調,西方則掣肘於權力制衡。

  協調是中國文化中集體行動邏輯的起點。政府注重將戰略具化、拆解,分配、落實到各相關責任部門。各種戰略的實施實現跨部門的溝通和協調非常重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最大、最重要的戰略目標。而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有賴於國內各相關方的同心協力。新一屆政府將城鎮化建設作為未來十年中國內向發展的重要支點,而落實城鎮化更需要各部門的協同創新。

  反觀西方,權力制衡是其集體行動的圭臬。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之間很難形成“集體行動”。聯邦制的中央政府很難將戰略推行到地方,而中央各部門之間也極盡所能爭奪利益主導權,從而把握戰略推行的權力,這樣就遲滯或阻礙戰略的推行。權力制衡有其有利的一方面,但在涉及國家發展的大戰略方面,則成了西方的短板。

  中國正處於成長為全球性大國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甚至是實現內外的發展與治理都需要更高層次的戰略思維。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的創新發展都離不開戰略思維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不容忽視的是,當下中國的戰略供需關係處於需求大,供應少,亟待提質增效的狀況。因此,中國發展自身的戰略思維優勢,彌補戰略思維缺失,促進國家戰略思維和戰略設計與戰略安排和戰略運營的良好結合和契合,這樣才能實現國家內外發展的可持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