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反對建立亞投行,主要基於三方面的理由:一是亞投行建立後將與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形成競爭;二是亞投行是中國對亞洲進行政治擴張的工具,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加入中國控股的亞投行後,不可避免成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附庸;三是認為亞投行性質模糊不清,在股權、融資標準和返還計劃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對於亞投行能否像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那樣“推動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專案”表示懷疑。雖說美日列舉的有三方面理由,但說到底,它們反對建立亞投行只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害怕亞投行的成立會威脅它們在全球和亞洲的金融霸權。
中國倡議籌建亞投行,是與“一路一帶”計劃一起提出的。並且,亞投行是繼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之後,又一包含中國、印度兩大新興大國在內的跨區域金融合作機制。從這些方面來看,亞投行確實是中國對外戰略的一部分,但不是對外擴張戰略,而是對外合作戰略。與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相比,亞投行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更高。中國倡議建立亞投行之初就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廣泛邀請,並同美日等國時常溝通資訊,所以不存在性質不清、不透明的問題。在股權問題上,由於成員國除中國、新加坡和幾個石油出口國外基本都是資金匱乏的國家,而新加坡等國與中國相比又體量太小,因此中國的出資比例將會超過50%,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必定掌握控股權。事實上,中印等國協商的結果是股權按照國內生產總值在成員國中的比重分配。此外,亞投行的融資模式是國家資本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帶有商業銀行性質,這決定了亞投行必須制定嚴格的運營規則和專案標準。新加坡等國在此方面經驗豐富,可以發揮督導作用。
亞投行之所以大受歡迎,主要原因在於它契合了廣大亞洲國家的需求。落後的基礎設施對亞洲國家經濟發展形成了最嚴重制約。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從2010年至2020年,亞洲國家內部基礎設施投資需要8萬億美元,而區域性基礎設施投資還需要3000億美元,但亞洲開發銀行每年僅能提供約130億美元的新貸款。並且,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的貸款性質相似,主要是用於減貧,而不是主要用於基礎設施投資。亞投行的建立將為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一個全新的資金來源。亞投行中的政府資本將發揮巨大的引導作用、杠杆作用和基礎保障作用,有利於調動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