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評:美對華從干涉內政轉向插足外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2 00:09:39


 
  近來對中國外交政策指手劃腳的,當然不止是克里一人。2月9日,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國會聽證會上闡述美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這位“副外長”的級別雖然比克里低,但批評中國的調門卻比他的上司高得多。拉塞爾影射中國靠“恫嚇、脅迫、武力”處理海洋爭端,並一口氣羅列了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地區的7條“罪狀”,指責中方上述行動“增加了地區緊張”,質疑中方在南海和東海的目標。更為過分的是,這位“副外長”還非議中國在南海劃下的“九段線”,聲稱中國根據“九段線”宣示海洋權益與國際法原則不符。

  綜合多種跡象來看,美國已經把干涉中國事務的重點,從內政轉向外交領域。那麼,如何看待這種轉向呢?如果說干涉中國內政是赤裸裸地違反國際準則的行為,那麼插足中國外交是否就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呢?

  國際政治學界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所以一定意義上說,干涉中國外交就是干涉中國內政的延續。事實上,東海與南海爭端涉及的本來就是中國的領海與領土問題,這些事務本來就屬於中國國家海洋局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管轄的範圍。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中國的東海與南海政策指手劃腳,就是對中國內政的肆意干涉。只不過,由於周邊國家在此問題上也非分之想,與中國產生了爭端,才使得這些問題具有外交屬性而已。

  如此看來,美國插足中國的外交政策,同樣不符合國際準則和國際慣例。對於積貧積弱的國家來說,在外交問題上很容易屈從於強國的壓力。但對於大國來說,決不會滿足於內政不被別人干涉這個底線標準,外交政策同樣不容許別人染指。如果美國不以為然,那它不妨將心比心地想一想,如果中國對它與加拿大的領土與海洋爭端問題說三道四,甚至直接站在加拿大一邊,美國的感受又會是如何呢?

  作為域外國家,美國在與自己並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中國外交問題上,說三道四,指手劃腳,這不過是想繼續充當“世界警察”這種霸權思維的表現。不難想像,如果山姆大叔不改掉這個新毛病,中美關係仍將像過去一樣,處於不斷的波瀾起伏之中。到頭來,損害的還是雙方的共同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