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貴為國務卿 希拉里不能說蠢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8 00:10:36  


 
  但中國始終認為,處理分歧的方式應該是進行對話和協商,而不是橫加指責,更不是用失卻外交禮貌的語言進行妄加攻擊。中國副外長張志軍日前就表示,“中美兩國對人權的理解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中國的人權狀况“已得到巨大改善”。此前,針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美國高官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批評,領銜參加對話的中國副總理王岐山並沒有以牙還牙,而是大度地表示“美方不瞭解中國歷史”。中方官員理性客觀的語言和態度,與希拉里的失禮,形成鮮明對比。

  也許有人會說,希拉里這話可能是一時口誤所致。其實,希拉里也是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名人了,出任國務卿前曾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並角逐過2008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提名,與現任總統奧巴馬曾是競選對手。以如此豐富的從政履歷說出如此過分的話,顯然難以用口誤來圓場,再說事後也未見其作過更正或致鶼。

  而從道理上說,希拉里身為國務卿,對外代表的是美國政府。這樣的身份,評價一個與自己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保持尊重是基本和必須的。即便是她想表達對自己的不滿,也應有外交官應有的分寸和風度,至少不能使用突破底線的詆毀性語言。

  我們也知道,由於美國的政治文化與中國有明顯差異,美國官員說話有“大嘴巴”的習慣。問題是,國務卿與普通官員不一樣,這個職位對外代表的是國家和政府,一句粗魯的話完全有可能引起一場外交糾紛,甚至導致兩國關係的倒退。這在外交史上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希拉里此言表面上看是句不經意的話,但骨子裡反映的是美國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决不一個簡單的“大嘴巴”習慣所能解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