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倫敦會議 捅窟窿容易補窟窿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1 00:06:05  


 
  第一是回應外界質疑,強調對利比亞空襲的合法性,並明確空襲將繼續。這裡的背景是,自3月19日空襲以來,國際社會的質疑聲越來越強,認為西方國家“偷換概念”,把禁飛區决議變成了空襲决議,而且濫用决議中“採取一切措施保證利比亞平民安全”的條款,將其變成了推翻卡扎菲政權。面對這樣的質疑,西方國家認識到要有個交待。就在會議召開前,法國總統薩科齊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就于28日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支持政治解决利比亞危機,強調只有政治途徑才是解决利比亞危機的根本出路。這個聲明的主要目的,就回應外界關於武力推翻卡扎菲的質疑聲。不過,英法的這個聲明也有矛盾之處,因為它在強調利比亞的政治前途應由利比亞人民自己解决的同時,又要求卡扎菲立即下台。這顯然不是尊重利比亞人民的表現。

  會議的第二個目的,是為“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政治安排做準備,或者說是“政治重建”。從現在的局勢來看,西方是鐵了心要把卡扎菲拉下馬,卡扎菲的下台不過是早晚的事。在此情况下,卡扎菲之後的利比亞政治安排,必須提上議事日程。畢竟,捅下了窟窿就得設法補上。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卡扎菲經營了42年的政權,從形式上打倒容易,從實質上打倒就不是一日之功。卡扎菲的支持者仍然有相當的政治和軍事實力,如果轉入地下抵抗,那利比亞就會變成第二個伊拉克。如何避免這樣的局面出現,顯然是西方國家必須充分考慮的問題。可以說,戰後的政治重建是這次會議的重頭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