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美國為何文官主戰、武官主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7 00:08:11  


 
  古往今來,國家在面臨戰爭抉擇的時候,政府內部的分歧大都是“武官主戰,文官主和”。這一規律體現在現代政治中,就是外交部一般都是主和的“鴿派”,軍方一般都是主戰的“鷹派”。究其原因在於,外交官的長處和職責就是通過談判解决紛爭,而軍人的天職和強項則是以武護國。如此差異表明,雙方都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都希望以自己的專長報效國家。因之,“武主戰、文主和”對國家來說其實是個好現象,它不僅是官員對自身能力和國家實力有信心的標誌,也可以有效防止政策走向偏頗和極端。

  但這個規律這次在美國那裡却失靈了。面對利比亞戰事的抉擇,雖然也有武官主戰——比如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就是一例,但總體而言,美國官員的表現是文武顛倒,角色易位。

  最為典型的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雖然身為“軍機大臣”,蓋茨從始至終都是低調的主和派。即便是在利比亞戰事進展順利、攻擊效果特別顯著的情况下,蓋茨還是在21日前往俄羅斯訪問的專機上率先對記者表示,美國將在未來幾天把指揮權轉交給其它方。而在20日英國防長福克斯表示不排除直接打擊卡扎菲本人的時候,蓋茨以“最好不要制定無法完成的目標”為由冷對。至於外界紛紛猜測的是否派地面部隊參戰的問題,可以肯定地說,蓋茨不會支持。因為早在上月25日蓋茨在西點軍校講話的時候就說過這樣的話:今後繼任的美國防長如果再建議總統派陸軍遠赴亞洲、中東或非洲,那麼應該先“檢查一下腦袋是不是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