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稀土 我的資源誰做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4 00:07:28  


 
  至於美國,其在高科技領域對華出口的限制更是極為苛刻,連用於人口普查和氣象分析的超大型計算機,都加以限制。10月8日,美國白宮網站公布了一封奧巴馬寫給國會的信,信中希望國會取消對中國出口C-130運輸機的限制。這恰恰從反面證明,美國連對華出口運輸機都是嚴格限制的,其它軍事產品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國只是對稀土出口稍加規範,就引起軒然大波,確實有點“只讓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味道。實際上,早在十幾年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稀土儲藏國的美國就開始限制稀土出口,後來又完全停止出口,最終是大量封存礦山,連國內需求都完全靠國外進口。

  其實,雖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儲藏國,但其產量與出口所占的世界份額要比儲量高得多。據今年7月美國能源政策分析家馬克.亨弗里斯向國會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報告披露,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的稀土儲量分別占世界的36%、13%、19%和5.5%,但中國稀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7%,其他三國產量都為零。由於過量開採,中國的稀土儲量已由上世紀90年代占全球比重的43%降為目前的31%。按現在的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以後甚至需要進口。

  儘管如此,目前中國仍然供應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更有甚者,有些國家向中國購買稀土不是為了立即使用,而是為了儲備。據估計,日本目前存儲的稀土資源可供使用幾十年。即便如此,日本在此問題上仍最先跳起來指責中國,實在是討了便宜還要反咬一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