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中國需警惕階層流動僵化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4 00:29:03  


 
  實際上,任何社會都不可能無等級之分,而且有這種區分也不是壞事,因為它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是否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公平向上流動的機制與平台。當今的情況顯然並能讓人樂觀。目前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好”崗位,主要是為兩種人準備的,一是有個“好爸爸”的,也就是有關係、有背景的;二是“學好數理化”的,也就是有技術特長,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顯然,大學生掏糞工們這兩樣都不具備,加上近年來就業形勢嚴峻,於是學子們被一層一層地往下擠,一直逼到了掏糞工的位置上。這一事件再次警示我們,社會留給底層青年上升的通道越來越狹窄,階層之間的流動越來越困難。

  造成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與近年來高校大規模擴招有關,深層原因則是整個社會的公平性走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考的通過率很低,一旦邁進高校的門檻,學子們的前景非常光明。高考成為名符其實的提升身份的通行證,是實現階層流動的主流方式。雖然“一考定終身”也有弊端,但其公平性是無須置疑的。那時的情況是,一個未讀過大學的市長兒子,一般不會比出身農村的大學畢業生的發展前景好。

  但2000年後掀起的高校擴招潮,再加上社會風氣的不正,逐漸改變了這一局面。目前的招生規模約為20年前的十幾倍。現在只要肯付學費或花錢走關係,想上個三本或專科之類的學校,可以說沒有任何困難。擴招本來是個好事,是高等教育普及的表現。但一個明顯的負面效應在於,它對人才的選拔與過濾作用大大降低,實現社會分流的功能也只好轉移到就業這個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