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屬於行為學上所說的“刺激—反應”模式,是在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威脅後的一種被動反應。因之,外界要消除對中國威懾的疑慮,首先要消除中國對自身面臨威脅的疑慮。不難看出,從邏輯上說,威脅才是問題的本原,威懾只是派生出的問題。
具體到中美關係而言,毫無疑問,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宗旨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客觀地說,任何一國的國防建設也都不可能是無的放矢,都會因威脅種類與來源的不同,而有所側重。在美國航母經常游弋在中國外海,對華海空天偵察頻度與力度都遠甚其它國家的情況下,要想讓中國不發展自己的航母,不發展針對航母、衛星的反制武器,不發展自己的衛星防衛技術,既不合理,也不現實。
總之,美國要想不成為中國的威懾對象,必須使中國不屬於自己的威脅對象。只有在此前提下,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才能逐步建立。只有在戰略互信建立的基礎上,兩國關係的戰略定位才能明確。在這些根本問題解決以後,美方關切的“軍事透明度”之類的技術層面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此看來,中美關係戰略定位的路線圖是非常清晰的:美國消除對華威脅→中國淡化威懾指向→雙方建立戰略互信→戰略定位問題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