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美求建軍事互信 美國疑慮難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0 00:17:35  


 
  這樣,兩國的分歧似乎變成“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美方要求中方提高軍事透明度,然後談建立互信問題;中方則要求雙方先建立互信,然後才能提高軍事透明度。表面上看,這是個循環式的死結;實際上“解鈴人”還在美國那邊:正是美國基於“有罪推定”的原則無端猜忌中國,才導致了後來的一系列的問題。如果美國率先解開自己結成的第一結,那麼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不過,從歷史與現實經驗看,要讓美國徹底消除對中國的疑慮,並不容易。這裡有三個層面的原因:

  一是制度層面,美國對中國實行的一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制度有疑慮。這裡有一個背景,西方的學界、政界及軍界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即“民主和平論”,認為民主國家之間一般不會發生戰爭,非民主國家之間及其與民主國家之間最容易發生戰爭。美國認為社會主義的中國在未來發展上有許多不確定性,因而對其軍事現代化進程感到不安。

  二是在國家層面,美國認為中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將稀釋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影響力,並有助於分流美國在海外的經濟利益。

  三是在地區層面,美國擔心中國今後解決台海問題、東海南海爭議、釣魚島糾紛等時,會改變其長期經營的遠東戰略平衡。

  上述三個層面的問題,有些(如中國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可能改變,有些則在短期內看不到解決的希望。在此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軍事疑慮相當長時期內都不會發生根本變化。雙方建立戰略互信,決非易事。當然,這並不是說雙方的接觸與交流就沒有意義了。實際上,兩國的許多糾紛正是由於缺乏了解造成的,如果彼此都了解對方在有些問題上的底線,那就有助於減少誤判,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一般而言,軍事關係被認為是國家關係的最高端部分,也是衡量國家關係親近遠疏的最靈敏、最核心指標。只有軍事關係搞好了,兩國才能建立真正的信賴關係;反之,就只能是面和心不和、各留一手的對手關係。軍事關係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敏感性”與“遲鈍性”並存:國家關係一有風吹草動,最先收縮的就是軍事關係——極其敏感;國家關係轉暖,最後解凍的才是軍事關係——非常遲鈍。

  了解軍事關係這些特性,有助於我們在發展中美軍事關係時,對其重要性、多變性、曲折性、複雜性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既不要因其易變冷的“敏感性”而氣餒,也不要因其轉暖慢的“遲鈍性”而失望。我們要清醒的是,由於中美在政治制度、國家利益、地區格局中的複雜關係,雙方建立軍事互信的歷程,將是關山重重,道阻且長,任何急於求成的做法,都會導致南轅北轍的後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