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台灣社會發展會變求均的社會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3 00:58:33  


 
  孫中山先生當初在“中國國民黨改進宣言”中提到“歐美經濟之患在不均,不均則爭;中國之患在貧,貧則宜開發富源以寓之。惟富而不均,則仍不免於爭,故思患預防,宜以歐美為鑒,力謀社會經濟之均等發展,及關於社會經濟一切問題,同時圖適當之解決。”;意在勉勵中國應先求富,同時富中求均;眼前台灣的各項財政狀況應把重點放在開放富源,也就是開源上面;而不是大行鬥爭之實,讓社會漸漸求均。

  三民主義民生主義強調均富,均富當然是人類社會最好的狀態,但倘若全民均富之不可得,那麼先富後均或使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亦是一種方法;但倘若無法富起來,寧可求均,起碼可以消除窮人與富人間的衝突,消弭窮人的相對剝奪感,最糟糕的情況便是均貧。均與富的關係,不只是意識形態上的爭執,更是決定一個社會是否充滿鬥爭的一項關鍵性因素。

  我們必須深思,台灣社會到底容不容許貧富差距存在?如果只是追求財富公平,那麼應該可以容許貢獻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貧富差距;但倘若台灣社會是追求財富平均,那麼一連串對於軍公教、對“立委”、對“總統”開刀,便有跡可循,令人擔憂的是台灣社會若只是追求財富平均而不是財富公平,那麼必然形成一個撕裂鬥爭的台灣社會,日後不只是在政治層面上,恐怕將波及經濟及社會等各層面,如此為禍之深、影響之大、莫此為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