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對陳江“新內閣”的期許與建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2 01:14:32  


 
  首先,對於“陳江新閣”,有人就從選舉酬庸的角度來看,恐怕未盡公平,如果是選舉酬庸,就不會有任何的新面孔出現,就會有許多專業的落選“立委”來填補“內閣”改組的空缺,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林益世委員的出線,憑藉的是豐富的經驗與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仍舊是功能性考量而非政治籌庸;其次,從權力接班的角度來看,許多有心人士紛紛從接班角度來看,更是無稽之談,坦白說,國民黨內人才濟濟,想要出頭確實不易,要有個人專業條件,更需要靠機會與伯樂的賞識與提拔,因此所有“閣員”皆是一時之選,其公僕的角色是為人民服務,絕非是取得大位競逐資格之入場券,故江宜樺副院長憑的是專業與能力,外界不應以權力的角度來看待此項人事安排,江 教授的專業與經歷,在學界早有一致的看法;無論是吳敦義“副總統”、朱立倫市長、郝龍斌市長,甚至其他人選,通通都是國民黨所培養出傑出人才,更是台灣的資產,目前都各自在不同的角色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外界實在不必要徒增困擾生事,否則這只會分散做事情的注意力及心力。
 
  其次,這次的人事改組,可喜的是已經跳脫許多自我設限。第一、年齡與知名度已不再是考量的指標,完全以專業與功能為考量。

  第二、省籍與地域不再是原罪與任用標準,唯一美中不足者為客家人士確實需要適當的提攜與支持,這或許可能在第二波中將得到重用,這次改組中南部背景者反而增多,這是否意味著想要補救些什麼?

  第三、用人唯才,超越黨派考量。例如“政務委員”楊秋興,雖然曾是民進黨的一方之霸,但其治理能力與專業能力卻是無可置疑;另外,對於老前輩們也應該給予相當的尊重與借重能力的發揮。

  第四、公私領域分明,專業為重,許多人從私生活領域來品評“閣員”,這顯然對於亟待解決的台灣問題毫無幫助。

  第五、回歸藍營政策,勿討好反對人士,只要是專業考量,縱使外界仍有不同聲音,都要堅持下去,正確的路線與方向更要繼續落實,切勿進一退二,把握機遇時間、勇於任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