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從政治獻金來源看台灣政黨發展特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7 00:34:17  


 
  其中大家最感關心的莫過於捐款的數額,根據政治獻金法的規範,對於同一政黨、政治團體每年捐贈總額,個人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三十萬元、營利事業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三百萬元、人民團體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二百萬元。倘若對不同政黨、政治團體每年捐贈總額,個人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六十萬元、營利事業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六百萬元、人民團體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四百萬元。那麼對於同一準備參選人每年捐贈總額,個人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十萬元、營利事業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人民團體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五十萬元。對於不同準備參選人每年捐贈總額,則個人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二十萬元、營利事業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二百萬元、人民團體部分不得超過新台幣一百萬元,這些白紙黑字死的法律規範,任何個人、事業或團體都不得違反。 

  問題是政治獻金相關爭議,往往並不是出在規範本身的問題,而是實踐及操作上的問題,適用到具體的個案,便會產生情況不一的爭議,藉由這些爭議,更會產生認定標準不一、“監察院”處罰之行政罰無法令被處罰者滿意、司法訴訟上關於衍生案情的認定差異等疑義,面對如此的情況,很無奈但也無力解決。 

  根據媒體報導,最新一期廉政專刊顯示,民進黨在2009年接受人民團體的政治獻金,多為藥師、醫師團體;捐政治獻金給國民黨的人民團體,則清一色是會計師公會。這種結果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醫藥及法界一直是挺綠營的主力;商界則為支持國民黨的主要來源,轉化為各項政策,可以看出明顯的政黨發展偏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