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敗選結果,藍營一方面要承認失敗、虛心檢討,該堅持的改革繼續堅持;另一方面馬政府更要上緊發條,積極加速各項作為,勇於任事,化解民怨,加強與民眾溝通;除此之外,更嚴肅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台灣的政治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那就是“不理性杯葛的監督反對者仍繼續贏、提名形象有爭議及弊案纏身的政黨能夠繼續得到選民的鼓舞、地方派系恩怨影響的後遺症竟然是可以凌駕於政黨及全民利益之上”,選民對於國民黨的教訓,似乎沒有看到停止的跡象。
國民黨彷彿跌入一個沒有底的深淵中,短期內看不見希望,更沒有反彈的力道,而藍軍的選民心態更是奇怪矛盾,任著性子,耍著脾氣,不投票究竟是報復誰?沉默難道會產生正面的力量嗎?藍軍的分裂最後又圖利誰?把馬英九罵到臭頭,批的體無完膚,想盡辦法要找人代替,但眼前藍營內又有誰能夠真正加以取代?綜而言之,藍營及其支持者顯然都出了問題。
難道民進黨就沒有問題嗎?民進黨真的值得選民期待嗎?以“立法院”的各項表現來看,從此次提名“立委”候選人的素質來看,不乏讓人有不敢領教及無法茍同的情況,民進黨迄今所有的論述及主張,完全只是建立在反對的基礎上,至於正面的主張完全提不出,但公憑這一點,民進黨就可以吃定選民,民進黨的贏,來的有點僥倖及莫名奇妙,這難道是民主政治的常態嗎?此外民進黨與貪腐切割了嗎?它站在是非的一邊還是立場的一邊,答案自是非常清楚。
從此次“立委”補選的結果來看,顯見選民是看遠不看近,只在乎感覺重於實際的情況,倘若因為天氣及自我感覺,就可以讓選民失去投票的動力,那麼台灣的民主也未免太過脆弱及表面化,民權的行使,人民都不知好好珍惜,難道民權是這麼輕易就受到了阻止嗎?台灣的地方政治生態,長久以來派系世家仍然是牢不可破,各種利益盤根錯節,不管候選人有多少的弊案,顯然民眾根本毫不在意;更可悲的是,族群因素及地域保護主義的幽靈,仍舊三不五時在台灣的政治中,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