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社評:利比亞,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6 00:10:19  


 
  利比亞某種程度上是個部族國家,而不是現代民族國家。該國大大小小的部落有幾百個,中等規模的部落有20多個,其中較大的有三四個,該國社會結構如同一個口袋裡的馬鈴薯,看似渾然一體,實則每個部落都各自為政。即使是號稱中東強人的卡扎菲,也未能將一盤散沙的部族整合為一個國族,自己也落入部族政治窠臼,卡扎菲精銳武裝乃至貼身衛隊,均來自自己所屬的卡達法部落,石油利益也主要向本部族傾斜,位於東部、人口最多的瓦法拉部落,則長期被冷落。

  由此導致該國部族間矛盾日趨激化。這次位於班加西的東部部落率先扯旗造反,很大原因就是國家政治權力和經濟權益,在部族間分配不平衡而導致的“部族間戰爭”,而並非外人想象的爭取自由民主。當年是代表西部部族的卡扎菲政權,取代代表東部利益的伊德里斯王朝,這次則是代表東部部落的“全國過渡委員會”重新奪取政權。從根本上說,這不過是一些部族代替另一些部族進行統治,這種“翻烙餅”式的政治更替,對經歷了巨大苦難的普通民眾來說,實在是意義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利比亞反對派是打著“反卡扎菲”旗號發難,而且其最終獲取權力主要靠西方鼎力支持,加上該派勢力內部有不少伊德里斯舊王朝支持者,因此,“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很可能推行與卡扎菲政策側重照顧中下層利益、實現社會公平的政策截然不同的內外政策。簡單說,就是對內推行新自由主義,對外奉行親西方外交。而這類政策只會使少數人受益,多數普通民眾利益受損,同時使利比亞喪失國家尊嚴,淪為西方大國附庸和跟班。當年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以及當前埃及、突尼斯等阿拉伯國家的政局動蕩,都已表明這種政策並不具有可持續性。因此,如果說當前戰爭已經使利比亞民眾飽受了戰火之苦的話,那麼長遠看,利比亞當前的改朝換代,很可能使普通民眾“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苦日子還在後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